11月19日,首届京津冀大学生绿创大赛在天开高教科创园顺利收官,15所高校团体39个实践创业项目同台竞技,从污染处理技术到绿色生活智能化探索,全面展现了三地大学生在绿色低碳转型技术方面的智慧与才干。经过激烈角逐,“一种基于含油污泥的复合型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等5个项目获得研究生赛道一等奖,本科生一等奖由“低碳可循环快递盒”等5个项目获得。
据介绍,首届京津冀大学生绿创大赛吸引了三地30余所高校万余名大学生参与,通过个人竞答、科普创作、实践创业等形式,征集到三地高校科普创作类作品248项、实践创业类作品183项,路演阶段的26个参赛项目均与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其中,大赛实践创业类团体赛采取“课题设置—创业实践—成果汇报”的孵化模式,入围决赛的15所高校团体聚焦绿色生产生活方式,通过实践创业成果汇报彰显创新突破的实践创业风采。
本次大赛突出以科技手段和创意设计增强生态环境治理的实效性,不仅将课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而且以实打实的指导、面对面的舞台为参赛项目争取更多落地机会,高校也有机会了解企业需求,把现实所需知识和产业人才信息反馈到课堂,实现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双向促进。
京津冀大学生绿创大赛为参赛团体实践成果提供了商业对接机会,也是项目创意孵化,走出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的实际需要。“通过打造环保科技产业创新共同体、各类协同创新中心等,为青年人才在生态环保领域创新创业,提供政策支持、资源支持、平台支持,绿创大赛就是一个缩影。希望以此为契机,鼓励和激发更多青年学生践行生态环保理念,在绿色生活方式、绿色生产方式上积极作为,贡献力量。”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张弢说。(记者 曲晴)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