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赵远方、穆敏·马基 、富梦瑶):2023年4月15日,苏丹武装部队与快速支援部队在首都喀土穆爆发冲突,随后冲突迅速蔓延至苏丹其他地区,并持续至今。在经历8个多月的战火摧残后,苏丹的社会民生情况如何?民众对国家的未来又有什么样的期待?
苏丹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经济结构单一,基础薄弱,工业落后。受益于石油大量出口及借助高油价的拉动,苏丹经济曾一度成为非洲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近年来,受内外因素影响,苏丹国内物价上涨,货币贬值,财政收入锐减,苏丹政府一方面逐步加大对水利、道路、铁路、电站等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卫生等民生项目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努力改变财政严重依赖石油出口的情况,将发展农业作为长期战略。2023年4月15日,由布尔汉领导的苏丹武装部队和由达加洛领导的快速支援部队因在军队整编及统一部队指挥权的问题上产生分歧,最终双方爆发武装冲突并不断蔓延,国家发展战略随即陷入停滞。
持续8个多月的冲突导致数百万苏丹人流离失所。在苏丹东部沿海城市苏丹港的一个难民营中,记者遇到了16岁的哈比·阿卜杜拉。她本是首都喀土穆的一名中学生,曾经有着不错的人生规划。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战火,让哈比一家不得不走上了逃难之路。“我们一个半月前来到这个难民营。我本想完成我的中学学业,然后去国外留学。但现在我只能留在这里,什么也做不了。在这个难民营里,有水电供应,但我们只能睡在地上,很多人得了皮肤病。”
世界卫生组织12月1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像哈比一家这样的流离失所者,在苏丹全国已有大约700万。
苏丹首都所在的喀土穆州一直是战火最激烈的地区之一。苏丹工业部12月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冲突发生以来,喀土穆州超过90%的工厂被战火摧毁。由于苏丹全国食品、药品等工业制成品的大部分生产能力都集中在喀土穆州,这导致当前苏丹很多商品产能不足,供应短缺。一直留守在喀土穆的嘉法告诉记者:“喀土穆地区的人道主义状况非常严峻,连续停电三天是常有的事。停水甚至可以达到五天或者一周。食品供给也经常中断,到食品商店买大饼经常要排队几个小时。至于医疗用品更是紧缺,大多数药店都关门了。”
苏丹卫生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26日,苏丹18个州中的9个州已经无法向民众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苏丹超过70%的医疗机构停止服务,全国约65%的人口无法获得医疗卫生服务。位于首都圈内恩图曼市南部的阿拉纳乌医院,是该市唯一一家还在运营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严重缺乏,抗生素、止痛药、麻醉剂等基本药物经常断供,让这里的医生与患者都苦不堪言。肾病患者家属玛利亚姆说:“以前我们每周做三次透析,但现在每周做两次都很困难。而一旦钱花光了,病人就只能呆在家里硬挺着。血库里血液短缺,医护人员也不足,我们得不到足够的支持和帮助。”
持续的战火严重破坏了苏丹的基建、教育和医疗设施,扰乱工农业生产,苏丹财政和经济规划部2023年11月2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冲突给苏丹经济造成的损失已超过260亿美元。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11月20日发布的报告则预测,苏丹经济2023年将萎缩12%,苏丹将面临严重的粮食安全问题。
面对破碎的家园,喀土穆居民优素福·穆罕默德期盼冲突双方能够尽快坐在谈判桌前,为和平努力。“因为战争,整个国家山河破碎。苏丹的社会发展几乎倒退回到100年前,战争摧毁了经济,商店、工厂、医院、学校都被战火摧毁了。冲突双方需要坐下来谈判,达成协议。冲突双方应该立足现实,提出结束这场战争的方案。”
在沙特等国的斡旋下,苏丹冲突双方曾自2023年5月起在沙特红海港口城市吉达举行谈判,并多次达成短暂停火协议,但均未能有效落实。12月4日,沙特等调解方宣布,无限期暂停双方在吉达进行的谈判。
和平无期,冲突持续,并一步步向苏丹中部蔓延。12月15日起,苏丹中部杰济拉州首府瓦德迈达尼市东部地区发生持续激战,当地大量平民被迫向周边的盖达里夫州、森纳尔州、白尼罗州等地撤离。联合国机构也被迫宣布暂停在当地的人道主义救援行动,数十万逃难至此的流离失所者再次面临继续向其他地区转移的困境。
来自杰济拉州的逃难者卡里尔·阿里表示,难民营生活也难以为继,他盼望能早日回到家乡,重建家园。“(难民营里)水的供应时断时续,电力供应问题更大。我希望苏丹武装冲突尽快结束,我们可以回到家乡重建家园。但我的家已经被全部摧毁了,局势也不稳定,只能祈祷未来的困难能少一点。”
在俄乌冲突、巴以冲突持续引发全球高度关注的背景下,苏丹人的苦难似乎没有得到国际社会足够的关心。家园破碎,前途未卜,数千万苏丹人的命运在绵延战火中如浮萍飘荡,战乱何时是尽头?家园何时能重建?还没有人知道答案。
硝烟持续,战局胶着,对于苏丹局势的未来发展,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研究院教授牛新春认为:由于冲突双方力量均衡、且背后都有强大的支持和复杂的背景,其实很难坐下来谈判,冲突很可能将继续向长期化发展。“苏丹内战爆发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苏丹武装部队和快速支援部队之间对苏丹国家权力的争夺。这种对国家权力的争夺在苏丹有很深的历史根源,两支部队背后都有部落家族和地域势力在后边支持。到目前为止,两支军队并没有任何一支军队明显地占据了优势,双方都认为自己还有获胜的希望。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谈判让他们坐下来和平地达成一个协议是很困难的。”
在独立的67年间,苏丹已经经历过3次内战,持续时间加起来长达40多年。对于这一次动荡的平息,牛新春认为,这需要时间,但当前最重要的是苏丹需要和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尽快缓解日益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现在要缓解人道主义危机,确实需要苏丹国内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一方面是需要有关各方,不仅仅是这两支军队,包括苏丹武装部队和快速支援部队在内的苏丹各派政治势力,也包括苏丹国内的各种政党和政治势力,通过谈判协商来解决他们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要允许人道主义救援物资畅通无阻地进到苏丹,允许交战地区的大量难民畅通无阻地出来。当然这也需要国际社会给国内交战的双方施加一定的压力。国际社会未来一段时期要尽快加大对苏丹问题的关注度,增加对苏丹问题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