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郑思雯):4月10日,2024“打卡中国·机遇北京”网络国际传播活动来到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在春雨绵绵中开启了第二天的行程。来自波黑、保加利亚、北马其顿、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等中东欧国家媒体代表,以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欧洲拉美地区语言节目中心的记者一行来到了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北京城市图书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北京艺术中心等地进行打卡参观,见证了新时代北京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外媒记者团探访北京城市副中心(王崇宁/摄)
将“阳光引入地下” 产、城、站融合发展
作为城市副中心重点工程,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中外媒体探访团从城市副中心站交通枢纽工程指挥部的三层平台俯瞰建设中的枢纽工程,房屋的钢结构正逐渐变得密集,像“拼积木”一样,一点点将这座超大型的交通枢纽由蓝图变为现实。
斯洛文尼亚《劳动报》记者 Aljaz Vrabec登上北京城市副中心站交通枢纽工程指挥部大楼三层观景平台,纵览城市副中心全景。(郑思雯/摄)
据介绍,由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为牵头单位承担设计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是亚洲最大的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地下总规模约128万平方米,地上预留城市开发规模约139万平方米。其中,技术团队通过数字赋能推进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转型,搭建了智慧建造平台,以BIM为核心基础数字技术平台,建设了项目数据库,形成数字资产,以实现项目建设管理全过程平台化、数字化管控。
波黑联邦电视台记者Damira Ibranovic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指挥部拍摄“微缩北京城”全景沙盘。(郑思雯/摄)
北马其顿Faktor新闻网记者Anita Buhovski说:“在我的国家,人们通常靠公交车出行,极少情况会使用轨道交通。刚才我了解到,枢纽站通车运营后,由此15分钟可到达首都国际机场,35分钟到达大兴国际机场,1小时内能到达天津与河北。我也希望以后中国技术能够走进我的国家,与我们国家共同发展交通事业。”
北马其顿Faktor新闻网记者Anita Buhovski (郑思雯/摄)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轨道交通与地下空间院副院长周雷在采访中告诉记者,按计划,由智慧建造平台管控的枢纽工程将于2025年逐步完工并投入运营。待枢纽全部通车运营后,枢纽规划目标年绿色出行比例超过90%,是国内绿色出行比例最高的枢纽之一。
作为一座“面向未来”的综合交通枢纽,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同时还能够增强其他国家与中国进行技术交流和合作的信心。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轨道交通与地下空间院副院长周雷(韩东林/摄)
据周雷介绍,副中心枢纽是北京土地集约、复合利用率最高的交通枢纽、是典型的绿色生态枢纽、是智慧化的枢纽,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文化枢纽。在城际车站的上方,形成片片展开、连绵灵动的“京帆”,通过历史文化纽带,将充满新时代中国特色的轨道交通大动脉与“京杭大运河”建立物理和精神的连接,为副中心未来的发展寄予扬帆远航的美好寓意。
探寻“中国文化吸引力” 水、书、艺脉流古今
从古至今,大运河对中国经济与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连接南北的重要水上运输通道,而且在现代旅游业、区域合作、国家间文化交流等方面也展现出新的活力。当天下午,中外媒体探访团来到了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即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北京城市图书馆以及北京艺术中心进行探访。
有着“运河之舟”美誉的北京大运河博物馆设计理念源于古运河图景中的船、帆、水三个元素——共享大厅屋顶造型像“船”,展陈大楼屋顶造型像“帆”,两座建筑间有一条长约270米、宽约20米的休闲水街。中外媒体探访团站在远处看博物馆,展陈大楼建筑高于共享大厅,5片船帆状的屋顶高低错落,曲线饱满,动感十足。此外,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内还有包括实物、图片、模型等种类繁多的展品。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图片来源博物馆官网)
保加利亚《24小时报》记者Pavleta Davidova参观完博物馆说:“这些展品太棒了!生动地展示了大运河的历史风貌和沿线地区的风土人情。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组古代运河船只模型,它们栩栩如生,让人仿佛穿越回了古代运河的繁华景象。”
中外媒体探访团参观大运河博物馆(韩东林/摄)
了解完大运河,中外媒体探访团又来到了不远处的北京城市图书馆。图书馆作为城市的知识宝库和文化中心,在推动城市和经济发展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经工作人员介绍得知,北京城市图书馆是一座由144棵“银杏树”支撑起的知识空间。馆中藏书达800万册,是世界最大的单体阅览室、国内藏量最大的智能化立体书库、国内首家综合性非遗文献阅览空间、国内面积最大的少儿室外阅读活动空间和最专业的视听艺术馆。
北京城市图书馆——山城阅览区(图片来源图书馆官网)
这座复合多元的文化综合体已蓄满智慧科技的能量,将高质量推进京津冀公共文化协同发展,成为向着未来不断生长的“森林书苑”。让中外媒体探访团欣赏了通透璀璨的建筑美,体验了惬意雅韵的阅读美,感受了科技赋能的智慧美。
斯洛文尼亚《劳动报》记者Aljaz Vrabec正在体验“智慧书桌”功能。(韩东林/摄)
最后一站,中外媒体探访团走进了位于流淌千年的大运河畔的北京艺术中心,这里形似古粮仓的独特设计,被誉为“文化粮仓”。总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由三座独立的建筑体组成,包括歌剧院、音乐厅、戏剧场、小剧场以及1个户外露天剧场,计划通过5年的发展逐步实现年度650场演出、600场活动的预期规模。
中外媒体探访团步入其中便感受到浓厚的艺术氛围。来自罗马尼亚电视台国际新闻编辑Stan-Emanuel Neacsu在参观时就定下了小目标:“我了解到未来北京艺术中心将吸引世界一流的优秀艺术家来到这里进行艺术交流,我一定会再来到这里观看一场演出。”
罗马尼亚电视台国际新闻编辑Stan-Emanuel Neacsu站上舞台,尽情展现自己。(郑思雯/摄)
通过此次北京城市副中心打卡之行,中东欧媒体记者们不仅深切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科技发展的创新活力,也看到了北京城市发展的勃勃生机和机遇前景。相信此次探访活动不仅可以促进中东欧的人们更多地了解中国,也将作为中东欧文化交流的重要契机,激发双方在科技发展、文化交流、生态环境保护、区域协作发展等领域的合作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