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专家:美方“产能过剩论”为何遭盟友和本国车企“打脸回应”
2024-05-26 14:25:56来源:环球资讯广播编辑:田媛媛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日前在访问德国期间再次翻炒所谓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宣称七国集团应当“团结一致”应对中国,并声称这是为了“保证大西洋两岸制造商的生存发展”。

  然而,美方的这一论调,近期却接连遭到包括其欧洲盟友和美国本国车企在内的国际社会“打脸回应”。专家认为,国际社会对美方论调的反应,印证了美国政府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是基于政治意图的,无助于真正实现相关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近日,德国数字化和交通部长维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警告欧盟不要效仿美国通过惩罚性关税挑起贸易争端的错误做法。

专家:美方“产能过剩论”为何遭盟友和本国车企“打脸回应”

△德国《奥格斯堡汇报》网站:维辛拒绝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惩罚性关税

  瑞士《新苏黎世报》也刊发题为《欧盟不应追随美国》的评论文章说,美国近期大幅提高对中国产品的关税,这显然是美国总统拜登在选举期间的保护主义行为,欧盟不应受其影响。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刘明礼在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环球资讯广播记者采访时指出,美欧的不同做法,体现出双方处理对华关系的“出发点”不同。在美国,经贸政策从属于美国整体对华竞争甚至遏制战略,而欧洲国家的对华经贸政策相对更加理性。

  美国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对华政策是整个美国对华政策的一部分,也是为压制中国新兴产业发展而采取的政策。这一政策会受到美国国内因素的影响。今年是美国的选举年,两党竞争非常激烈,对电动汽车行业的保护措施,也成为其选举策略的一部分。

  欧洲更多是从经济上考虑。企业的发展需要竞争环境,保护性措施看似对企业进行了保护,实际上是在削弱德国乃至欧洲电动汽车行业的竞争力,从长远看肯定是伤害行业发展的。

  即便在美国国内,对拜登政府近期宣布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做法,也出现了反对的声音。作为美国电动汽车企业“巨头”掌门人的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近日公开表态称,反对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马斯克表示,特斯拉公司和他本人都没有要求征收这些关税,而且“当关税措施宣布时,我们感到很惊讶”。马斯克认为,限制交易自由或扭曲市场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专家:美方“产能过剩论”为何遭盟友和本国车企“打脸回应”

△美国《财富》杂志网站报道截图

  刘明礼指出,马斯克的表态进一步印证了美国政府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是基于政治意图的,无助于真正实现相关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美国企业和政界对华电动汽车行业的政策的确是有所区别的。

  政界考虑的选票,而对特斯拉这样的电动汽车企业而言,他们的目标是全球市场,美国政府的短期思维,很可能会对全球市场产生重大影响。例如美国采取保护措施,会刺激其他国家或者地区采取类似措施,这会造成全球市场的割裂。这对于大型企业来讲是非常不利的。

  除了用所谓“跨大西洋关系”拉拢欧洲之外,美国财长耶伦在此次欧洲之行期间还渲染要“扩大阵营”,她提及,应当联合墨西哥、印度以及南非等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应对所谓“中国绿色产能过剩”。

  然而,南非媒体近日发文指出,中国电动汽车对南非而言,是机遇而不是威胁。

  文章援引南非能源脱碳领域非营利组织负责人希滕·帕马的观点指出,应当实施正确的政策和激励措施,把南非打造成电动汽车制造和投资的目的地,其中吸引中国企业的投资意义重大。

  文章说,南非在电动汽车制造的重要矿产供应方面存在优势,这可以帮助投资企业更便利和高效地获取资源和开展生产。

专家:美方“产能过剩论”为何遭盟友和本国车企“打脸回应”

△techcentral网站报道截图

  刘明礼认为,从资源禀赋和产业分工的角度出发,中国和南非这样的新兴经济体,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合作是全球化背景下实现互利共赢合作的具体体现。

  在电动汽车生产方面,中国企业具有资金和技术优势,南非在成本和资源上具有优势,也是非常有影响力的市场。

  中国和南非合作确实可以实现互利共赢,有利于这个行业的发展。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以后可能会成为合作典范。

  素材来源丨环球资讯广播《直播世界》

  记者丨陈濛 董晶晶

  编辑丨杨楠

  签审丨李鹏 苑听雷

标签: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