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8日,法国总统马克龙结束对德国为期三天的国事访问。
作为马克龙此次国事访问的一部分,法国和德国签署了多项协议,以扩大双方未来在技术领域的合作,包括在微电子和量子技术、氢和电池技术等领域启动联合项目。
马克龙在访问中多次表示:“欧洲的现实太分裂、太缓慢、太胆怯。” 他呼吁,欧盟必须简化流程和加快行动。
此外,在安全和防务方面,欧洲人必须联合起来,建立联合武装部队;在应对气候危机、开发未来技术和人工智能方面,欧洲国家必须共同努力,而不是单独行动。
德国总理朔尔茨此前表示,如果欧盟27国政府在外交等领域只需要三分之二多数同意就可以作出决策,那欧盟的行动力会更强。
德新社报道截图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刘明礼在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环球资讯广播记者采访时分析说,德法两国领导人试图改变欧盟全体一致的原则来提高欧盟的决策效率。
欧盟经济领域一体化程度非常高。在经济领域,欧盟理事会里多数投票通过就可以作出决策。
但在外交和安全领域,作出决策需要欧盟27国政府一致通过,每个国家都有否决权。
当前,地缘政治挑战以及内部分歧降低了欧盟在外交和安全方面的协同能力。除了俄乌问题和中东问题,今年还是美国的大选年,这些对于欧盟来说都是挑战。
为了提高欧盟在外交事务上的决策能力、充分发挥实力和影响力,法德想推动多数表决原则。
欧洲版《政治报》网站报道截图
刘明礼进一步分析指出,多数表决原则未来实现的难度非常大。
第一,要通过这样一个决议,需要欧盟27个成员国的一致同意,这一点就很难。
第二,通过新决议,意味着要对欧盟现行条约进行修改,未来或面临法律难题。
第三,各成员国还要解决国内的问题。目前,各国国内对多数表决原则的看法还存有争议。
素材来源丨环球资讯广播《直播世界》
作者丨杨卓英 印梅梅 康玉斌
编辑丨林维 王全文
签审丨张玲 江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