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正文
遇见中国丨俄罗斯留学生娜斯佳:为推动俄中友谊薪火相传贡献力量
2024-10-25 16:43:52来源:环球资讯广播编辑:王雨晴

  他们因向往而来到中国,因梦想而选择留下。当外国人“遇见中国”,究竟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总台环球资讯广播特别策划“遇见中国”,聆听外国友人与中国的“对话”。

  在黑龙江哈尔滨,俄罗斯留学生娜斯佳正在攻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为将来成为一名促进俄中文化交流、播撒友谊种子的教育工作者打下坚实基础。接下来,我们一起跟随总台记者毛更伟、李鑫,走进娜斯佳遇见中国的故事。

  记者在黑龙江大学见到娜斯佳时,她正在与老师探讨科技常识的汉语俄语互译,为即将参加的一项科技主题翻译比赛做准备。娜斯佳已经在中国生活学习13年,流利的日常汉语交流已经不能满足于她的发展需求,掌握更多行业领域的知识才能让她更了解中国,才能把中国故事讲得更动听。

  娜斯佳说:“现在俄罗斯越来越多的人都喜欢中国,喜欢学习汉语,和中国各行各业交流,所以我也还要加强对中国经济、科技、历史、旅游方面的研究,以后为更多的俄罗斯朋友讲好中国故事。”

遇见中国丨俄罗斯留学生娜斯佳:为推动俄中友谊薪火相传贡献力量

娜斯佳(左)与老师交流

  1989年,娜斯佳出生于俄罗斯乌拉尔地区的彼尔姆市。她从小热爱芭蕾舞,10岁的时候考入当地一所芭蕾舞学校。这所学校是俄罗斯最著名的芭蕾舞学校之一,因此也吸引了许多国家的孩子前来留学,其中一个中国女孩给娜斯佳留下了深刻印象。

  娜斯佳说:“我记得有一天,她给我们分享了她妈妈从中国带过来的月饼,我们也很惊讶,因为没见过,这是什么东西?她也给我们简单介绍了一下,月饼代表月亮,是(象征)团圆的节日。在学校学习,老师给我们讲了中国有长城,有孔子,有秦始皇陵。”

遇见中国丨俄罗斯留学生娜斯佳:为推动俄中友谊薪火相传贡献力量

娜斯佳练习芭蕾舞

  中国同学的日常分享,加上历史课上学到的知识,让少年娜斯佳对中国充满了好奇和向往。2008年,19岁的娜斯佳获得来中国参加芭蕾舞演出的机会,第一次踏上了中国的土地,利用这次机会,她游览了多个城市,了解得越多,对中国越着迷。2011年,满怀向往的娜斯佳开启了中国生活。

  娜斯佳说:“我听说过有一个黑龙江省,接近俄罗斯,所以我觉得这边也能见到很多我的老乡。我也听说过黑龙江省普通话比较标准,所以我就选择来到黑龙江大学学习汉语。”

遇见中国丨俄罗斯留学生娜斯佳:为推动俄中友谊薪火相传贡献力量

娜斯佳在黑龙江大学课堂

  汉语和俄语间的语法结构、发音特点完全不同,对于俄罗斯留学生来说,迅速融入中国的学习和生活很不容易。幸运的是,娜斯佳就读的黑龙江大学拥有丰厚的俄罗斯语言文化研究教学底蕴,经常举办形式多样的中俄学生交流以及竞赛活动,为留学生提升汉语水平、开阔视野搭建更多平台。翻译比赛、演讲比赛、文艺表演,就连书法比赛和话剧都成为娜斯佳融入中国的舞台。

  娜斯佳说:“我也想扩大自己的视野,比如说不会写书法,那我就来试试,挑战自己。本来从小专业是舞蹈演员,那我也可以试一下在话剧方面发挥自己的潜能。”

  除了校园学习环境外,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面貌更让娜斯佳越来越深爱这片土地。黑龙江大学坐落在有“东方莫斯科”美誉的哈尔滨,过去13年间,娜斯佳见证了这座城市越来越现代,生活越来越便利,出行越来越便捷,政策越来越实惠,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她还与当地一位热爱俄罗斯的小伙子喜结良缘,成了中国的儿媳妇。

  娜斯佳说:“他小时候邻居也是俄罗斯人,他妈妈也给他讲过很多关于俄罗斯的故事。他也想向我学俄语,我要向他学中文,互学互助吧,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就有了爱情,之后我就在中国安家了。”

遇见中国丨俄罗斯留学生娜斯佳:为推动俄中友谊薪火相传贡献力量

娜斯佳参加演讲比赛

  如今,娜斯佳已经成长为一名精通汉语、熟悉中国国情和文化的俄罗斯留学生,参与的活动也不再只局限于校园。在中俄博览会、哈洽会这样的大型中俄经贸活动中,也经常能看见她志愿服务以及讲述俄中友谊故事的身影。对于未来在中国的发展,娜斯佳也已经有了明确的方向。

  娜斯佳说:“我还是想从事教育工作,想开一个文化学校,无论在舞蹈也好,语言也好,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中国孩子甚至中国成年人接受到俄罗斯文化、俄罗斯艺术、俄罗斯语言,让俄中友谊代代相传。”

  记者丨毛更伟、李鑫

  签审丨王洹星

  监制丨蔡耀远

标签: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