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不枯燥,其实很有聊。
今天要聊的话题,有关冲绳驻日美军在长期丑闻与反对声中的“首次搬离”,以及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搬离”背后,美国带着日本在地区死死不放的“威慑力”。
驻冲绳美海军陆战队“首次移师海外”
日本防卫省12月14日发布消息,驻冲绳美军基地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当天已经开始搬迁行动,前往关岛。第一批100名后方支援人员将在2025年内完成搬迁。
日本共同社报道截图
一些日本媒体颇为“欣慰”地援引日方官员的话报道称,这是日本政府减轻冲绳美军基地负担所做努力的一部分。
日美两国政府在2006年就驻日美军整编路线图达成共识以来,这是驻冲绳的美海军陆战队“首次移师海外”。
但是,这种“移师海外”绝不是冲绳民众所期待的全部撤出,而是治标不治本的部分搬离。
据日媒报道,早在2012年4月,日美双方就达成协议,同意将驻冲绳约1.9万名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中的约9000人转移到日本之外,其中4000多人将转移至关岛,其余人员转移至夏威夷等地。
第一批100人将在2025年内搬到关岛,第二批搬迁的美军人员和装备何时进行目前仍不清楚,因为“美军尚未计划”。
搬迁进程半遮半掩,但日本政府应该给美军的“搬家费”早已相当清楚。
日本防卫省称,将美国海军陆战队官兵从冲绳迁往关岛所需费用可能高达86亿美元。而日本政府将出资28亿美元,“协助”关岛布拉兹营海军陆战队基地以及其他美国军事设施的基础设施建设。
日本广播协会:美国海军陆战队开始搬迁
灰溜溜地搬迁 驻日美军一直丑闻不断
针对驻冲绳美军终于开始搬迁,部分日媒的报道并未将此与当地民众长期以来对美军的反对,以及驻日美军持续的丑闻进行综合。
但一些媒体在采访冲绳民众时,民众的反馈是非常清楚的,“些许欣慰”“不安更多”。
例如,听到了美军要搬,冲绳县内出现了“可以减轻基地负担”的欢迎声音。可另一方面,约1.9万人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批搬迁的只有100人,当地民众抱怨“太少了”。
一位日本女性表示,考虑到接连发生的美军士兵性暴力事件,只有100名美军离开冲绳不能让人安心,“只要美军还在,犯罪就不会消失”。
美联社:美国海军陆战队开始从日本冲绳部分转移到关岛
美联社14日在报道时也写得相当直白。
报道称,根据一项双边安全条约,目前在日本驻扎的5万多名美军中,大部分仍驻扎在冲绳,而美国70%的军事设施也都在冲绳,但冲绳只占日本国土面积的0.6%。许多冲绳民众长期以来一直抱怨美军在冲绳驻军过多,当地面临着噪声、污染、飞机事故和与美军有关的犯罪等问题。
日本共同社7月报道称,日本警方没有公开5起与美军有关的性犯罪案件。
美国海军陆战队开始搬迁之际,正值当地反美情绪高涨。因为一系列涉及驻日美军的性侵犯案件曝光。就在12日,那霸地区法院判处冲绳嘉手纳空军基地的一名美军飞行员5年监禁,这名美军飞行员去年绑架并性侵一名十几岁的日本女孩,该案件在日本引发民众愤怒。
看着这些报道以及日本民众的评论,能够感受到,深受其害的日本民众不会怀念即将离去的美军,她们甚至担心美军走得不够多、不够快。
搬迁只是权宜之计 “威慑”仍不散阴魂
美军驻冲绳的数千名军人终于开始搬迁,是当地民众长期抗争的一个结果。但从搬迁的比例不尽如人意、搬迁的进程遮遮掩掩等方面来看,这更像是一场美日政府应对当地压力的权宜之计。
从美日媒体报道的内容来看,其实美日官方心心念念的仍然是所谓“威慑力”。
日本共同社的报道称,移师关岛的目的是在维持日美同盟威慑力的同时,减轻冲绳因驻日美军基地集中而承受的负担。
美联社援引美国海军陆战队和日本防卫省的联合声明报道称,美国海军陆战队致力于“保卫日本”,满足维持一个所谓“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的作战要求”,并将通过在日本、关岛和夏威夷驻扎和轮换海军陆战队的方式,维持在该地区的存在。
美军驻冲绳基地(图自日本共同社)
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希望合作应对危机、合作谋求发展的背景下,美国和其盟友总是大谈特谈“威慑”。为了他们“威慑”的“正义性”,还要大炒特炒别国的所谓“威胁”。
但是,这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拉帮结伙派军舰、派战机到别国门口晃来晃去,却指责别国在“威胁”?
美日等国逆合作潮流而动、阴魂不散的“威慑”,才是这世界上最大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