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自贸港     |      视频      |      老外在海南      |      生态海南     
海南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2025-01-17 10:45:24来源:海南日报编辑:赵春晓责编:尹红燕

  原标题:海南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听取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两院”工作报告冯飞刘小明李荣灿出席

  1月16日上午,海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省人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本次大会应到代表375人,实到351人,符合法定人数。

  会议由主席团常务主席、本次会议执行主席孙大海主持。本次会议执行主席王培杰、王祺扬、范少军、邹广、葛国科、周长强、龙卫东、盖文启、李爱华、朱宏凌、孙世文、盛勇军、唐守兵、刘峰松、林莉、吴海峰、陈儒茂、穆克瑞、蒋莉萍、邓伟强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冯飞、刘小明、李荣灿、刘赐贵、陈国猛、王斌、巴特尔、倪强、纳云德、李军、苻彩香、闫希军、过建春、谢京、蔡朝晖、顾刚、李锋、刘平治、刘登山、戴军、张毅、肖莺子、李国梁、陈马林、蒙晓灵、侯茂丰、袁光平、骆清铭、刘艳玲、康耀红、关进平、史贻云、宗毅、肖杰、陈亚丁等领导同志在主席台就座。

  会议共进行七项议程。

  受省七届人大常委会委托,省七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军向大会作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报告指出,2024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也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的攻坚之年。在省委坚强领导下,常委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锚定“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战略框架,积极依法履职,人大事业取得了新进展。一是坚持知行合一,推动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走向深入。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化政治理论学习,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加强人大理论研究和宣传,讲好海南人大故事。成立省人大理论研究中心、省人大制度理论研究会,建成省人大历史陈列厅,机关刊物更名为《民声》;坚持创新引领,规范人大履职工作,出台加强和改进人大立法、监督工作意见。二是统筹运用“三个立法权”加强立法,支持和保障自贸港建设和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先后审议通过省级法规和法规性决定33件、批准市县法规12件,其中“小快灵”“小切口”立法17件,自贸港法规14件,以立法保障自贸港封关运作、推动四大主导产业加快发展、呵护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促进民生改善。三是围绕全省工作大局加强监督,助力省委重大部署落地见效。先后开展执法检查4次,听取和审议专项报告21个,开展专题询问4次。聚焦省委经济工作、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未成年人“护苗”专项行动、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文化强省建设等部署开展监督。积极创新监督机制,以专题询问满意度测评、“监督一张网”平台、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等为抓手,增强监督刚性和实效。四是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激励和支持代表表达民声、维护民利。改进代表培训和管理,提高代表表达民声的能力;拓展代表参与渠道,为代表表达民声创造良好条件;加强代表议案建议办理,让代表表达民声收到实效。五是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打造“四个机关”。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为抓手加强政治建设;以提高“三种能力”为重点加强能力建设;以省委巡视人大机关为契机加强作风建设。

  报告明确,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自贸港封关运作之年。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省委坚强领导下,锚定“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战略框架,全面落实《中共海南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海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努力把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的决定》,紧紧围绕自贸港封关运作“一号工程”依法行使职权,创新代表工作,加强自身建设,全力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一是以保障自贸港封关运作为重点,进一步加强立法。二是以省委关注群众关切为着力点,深入开展监督。三是以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为取向,创新代表工作。四是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自身建设。

  会议还听取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戴军作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听取海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毅作海南省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审议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省级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的报告;听取海南省人民政府常务副省长巴特尔作关于2025年省级民生实事候选项目的说明。

  会议还表决通过《海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选举办法》,表决通过《海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2025年省级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办法》。(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宇)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