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南国智库·市县观察丨东方:冬季瓜菜一路领“鲜” 哈密瓜“甜蜜”出海
南海网 记者 李绍远
过秤、登记、打包、装运……当前正值冬季瓜菜上市高峰期,在东方大田好稼农产品交易市场里一派忙碌景象,来自各地的瓜菜收购商有序收购各种农产品。尤其是东方哈密瓜再次走出国门,让世界更多的人品尝到来自东方的“甜味”。该交易市场有关负责人介绍,每天约有200吨农产品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市场,为全国各地带去新鲜的瓜菜。
东方冬季瓜菜种植面积约41.5万亩,位列全省第二
新春伊始,东方冬季瓜菜迎来收摘上市高峰期。田间地头采收繁忙,交易市场成交活跃,产品畅销岛内外市场。截至今年春天,全市冬季瓜菜种植面积约41.5万亩,种植面积全省第二。
据了解,东方大田好稼农产品交易市场是海南西部一家农产品交易市场,重点做强辣椒交易板块,目前已辐射带动儋州、白沙、乐东、昌江等周边市县,成为海南省交易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朝天椒专业市场。
近三年来,市场年均朝天椒交易量达2亿斤,交易额突破10亿元大关,直接带动就业15万人次以上。
东方大田好稼农产品交易市场的朝天椒。东方融媒体中心供图
近期,东方哈密瓜如期“甜蜜”上市,东方西域花果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的1000亩哈密瓜迎来丰收。该基地主要种植有玉菇、红冠、西州蜜25号等品种,亩产可达2-3吨。东方西域花果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总经理施恒润介绍,目前基地销售分为订单农业和随行就市,主要销往全国各地商超、批发市场以及国外。
哈密瓜产业的丰收,让周边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合作社每年提供临时就业岗位约5000个。基地工人卢初凤就是其中之一,“我主要是负责贴标签,一天工资有150元!”。
45吨东方哈密瓜出口泰国、马来西亚
2月17日东方哈密瓜出口泰国、马来西亚发车仪式在东方西域花果农副产品集散中心举行,45吨东方哈密瓜打包装车驶出市场、走出国门,将为广大海外消费者带去这份来自海南东方的“甜蜜”,也标志着东方哈密瓜正式开启国际化销售新篇章。
东方哈密瓜为何能远销海外?
首先是东方地理优势和气候条件得天独厚,使得东方哈密瓜拥有了独特的风味和高品质。这里土壤肥沃,富含多种矿物质,为哈密瓜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养分。
东方哈密瓜包装。东方融媒体中心供图
东方种植的哈密瓜。东方融媒体中心供图
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得东方种植出来的哈密瓜品质优良,以其脆甜汁多、皮薄肉厚、香脆可口的口感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同时,东方种植哈密瓜的规模大,产量高,有成熟的供应链,能够在7天内筹备45吨哈密瓜,完成经销商的需求。
“哈密瓜走出国门,极大振奋了我们发展哈密瓜产业的信心。”施恒润介绍,目前公司在东方新龙镇种植千亩哈密瓜,早于2022年就首次出口泰国,未来希望世界更多的人都能品尝到来自东方的哈密瓜。
东方哈密瓜成功出口泰国、马来西亚,为东方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与活力。
工作人员在对农产品进行检测。东方融媒体中心供图
当然,这背后与东方相关部门的支持是密不可分的。近年来,东方注重冬季瓜菜品质,坚持在生产过程推广绿色农资,引导绿色种植;在产品采收上市过程严格检测,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实现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监管全覆盖,确保区域农产品质量安全。
据统计,2025年1月1日至2月9日,东方农产品出市出岛农药残留检测总车数13928车,吨数为314879吨,发放检测报告单13928份,守好东方出岛瓜果菜质量安全的每一道“关口”。
东方:做强做优热带特色高效农业
冬季瓜菜种植是东方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渠道之一。凭借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气候优势,东方围绕“高效、优质、生态”促进冬季瓜菜产业发展真正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一季度实现“开门红”。
2025年东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做强做优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其中包括“推动新奇特水果扩面升级,新增榴莲、凤梨、燕窝果等优异果蔬种植面积1.5万亩以上。”“加快冬季瓜菜、芒果产业集群等项目建设,推动农业产业链集群化、园区化发展”等。
东方西域花果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千亩哈密瓜种植基地。东方融媒体中心供图
东方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东方坚持在农业品牌打造上下功夫,进一步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普及,提升哈密瓜等农产品品质及产量,同时,东方还积极引进和培育新品种,不断优化种植结构,更好地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为东方农业增添新的增长点。继续深化与海外市场合作,积极搭建国内外交流合作平台,推动更多优质农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让东方农产品飘香海内外。
此外,东方还注重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依托冬季瓜菜产业,打造一批以农业观光、采摘体验为主题的乡村旅游项目,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进一步推动东方农业经济的发展。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