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自贸港     |      视频      |      老外在海南      |      生态海南     
三亚:产业发展向新迈进
2025-04-15 11:14:38来源:海南日报编辑:赵滢溪责编:尹红燕

  原标题:推进结构调整,打造科创高地,培育新质生产力 三亚:产业发展向新迈进

三亚:产业发展向新迈进

  俯瞰三亚中央商务区。该园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已迎来众多知名企业落户,成为三亚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程龙 摄

三亚:产业发展向新迈进

  停泊在三亚南山港公共科考码头的“探索三号”科考船。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程龙 摄

三亚:产业发展向新迈进

  三亚大东海旅游区,游客体验水上飞龙游玩项目。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程龙 摄

三亚:产业发展向新迈进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相关单位实验室内,科研人员开展玉米种苗研究。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程龙 摄

三亚:产业发展向新迈进

  当前,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成型起势。三亚作为自贸港建设的前沿阵地和重要窗口、全省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三极一带一区”的重要一极、海南“三度一色”资源优势最为集中显现的地区,城市的发展被放在了聚光灯下。

  如何有力破解发展难题、激发动力活力?如何更好统筹高质量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如何有效兼顾“当前和长远”,让步伐更加稳健?三亚的破题,既是城市发展所需,也将为现代化建设探路。

  牢记嘱托,实干为要。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要部署,三亚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围绕“12345”工作主线,聚力打造“一标杆、五个区”,既着眼当下,抓住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主导产业补链延链、优化升级;又立足长远,构建具有城市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产业结构向新迈进,让新质生产力“潮涌大江阔”,决胜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在把海南自贸港打造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伟大征程中挑大梁、当先锋。

  A

  未来产业攀高向新

  三亚南繁试验基地,科研人员穿梭植株之间,仔细查看作物表型,一株株新苗茁壮成长。全国育成的农作物新品种,有七成与南繁这片沃土息息相关。

  “南繁60多年,大家从‘候鸟’变成了‘留鸟’,在海南全年科研成为种业人的新选择。”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研究员韩天富感叹道。

  着眼大局,找准定位,从南繁加代育种到南繁育种产业链的打造,三亚创新贯通了南繁事业与产业并举的发展通道。“三度一色”的自然优势成为催化未来产业蓬勃发展的助燃剂,2849家种企快速汇聚,中种集团、国投种业、大北农、隆平生物、九圣禾等20余家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和领先种业企业,博瑞迪、MAP智慧农业等百余家种业生态圈企业纷纷落户,崖州湾现代种业产业入选海南首批百亿级重点创建产业集群。

  陆上有喜,海上亦传佳音。

  1147家涉海企业入驻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南山港全力升级为国际科考母港,接待航次从2020年的30次增长至2024年的1416次,实现量级飞跃;我国首艘具有覆盖全球深远海探测并具备冰区载人深潜支持能力的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探索三号”入列运行,助力我国在深海科研领域抢占国际制高点,促进海洋生物医药、海洋装备制造、海洋新能源、海洋旅游等新兴产业协同向上。

  欣喜变化的背后,是三亚久久为功深耕深海、南繁未来产业的不懈努力。

  平台支撑构建完善科创体系——快速聚集崖州湾国家实验室、三亚海洋实验室以及相关科研院所与高校等南繁和深海领域国家、省部级科研平台和力量,立项87个重大科研平台项目,62个创新载体项目建成投用,全球最大的野生稻种质资源圃开圃运行,5040亩生物育种专区快速投用,先进计算中心和海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打造全省领先的智算资源集群,1602台科研仪器上线可预约共享。

  创新驱动打造完备科创链条——全国首创的“揭榜挂帅”企科合作和南繁CRO模式,大力发展“种源+种业+种市”南繁产业,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种源科技创新策源地“南繁硅谷”;探索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的“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创新和产业化发展模式,因地制宜打造国家海洋装备研制及海试重要基地、全球海洋科考重要节点、南海资源开发前沿阵地,助力打造千亿级深海高技术产业集群。

  先行先试构建产业先发优势——知识产权特区专利快审,全链条、全覆盖的种业知识产权服务体系让企业吃上发展的“定心丸”;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软硬件”能力建设实现常态化引种业务,科创发展更有底气;破解“候鸟式”育种难题,打造种业CRO全链条一体化服务生态,未来产业发展有了更多的路径。

  三亚市有关负责人表示,三亚充分发挥“三度一色”区位资源优势和自贸港开放政策优势,紧扣“五个图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强前瞻谋划和政策引导,支持有科创实力和运营能力的龙头企业参与科技创新,大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发展为目标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和成果转化、产业化,加快培育形成具有三亚特色的新质生产力,打造海南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

  B

  支柱产业蓬勃向上

  参加热情洋溢的欢迎仪式,感受三亚的国际化旅游接待服务;走进三亚中医院,体验传统中医理疗;游览南山、大小洞天、鹿回头,并漫步鹿城夜市品尝地道美食。近日,匈牙利游客多米妮卡深入探索了三亚美好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活力四射的生活氛围,对三亚竖起大拇指。

  匈牙利旅行团、韩国千人旅行团……凭借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现代化的城市风貌、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旅游接待设施、较强的国际知名度和吸引力,三亚正成为外国游客入境中国的首选目的地。

  一组数据显示了这波热度。2024年三亚过夜入境游客75.07万人次,同比增长152.62%;入境游客总花费超过5.6亿美元,同比增长325.11%。

  “三亚积极布局国际航线网络,已开通并正常执飞国际航线29条,连接全球24个境外航点,构建起更为便捷的空中通道;实施59国人员入境免签、双边全面免签、单方面免签及港澳地区旅游团144小时免签等多项便利政策,极大提升了境外游客前来旅游的便利性。”三亚市旅文局局长黄兴透露,今年以来,三亚接连迎来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团,覆盖会议游、研学游等多种类型,入境游市场迎来新一轮升级。

  三亚旅游市场不仅国际面孔增多,青年人带来的旅游新时尚也日益流行。

  为一场演唱会,奔赴“暖客之城”,超15万人次的歌迷汇聚三亚,在周杰伦的音乐声中感受着枕浪听歌的鹿城浪漫,超11亿元的综合消费有力赋能城市经济一季度“开门红”;超过90万人次的游客乘坐游艇感受“千艇之城”的惬意,国际游艇行业新品发布、商贸洽谈、赛事活动的热门“秀场”启幕;2020年离岛免税新政实施以来,“重奢+新锐+人气”的免税购物聚集了一批爱好时尚的年轻人,“三亚买,购全球”助力鹿城免税购物金额突破1200亿元……

  热闹背后更需冷静。直面旅游产品丰富度有待加强、旅游服务舒适度有待提高、旅游消费多元化有待拓展等短板弱项,三亚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解放思想、创新求变,打造体现城市特色和优势、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带动力的旅游支柱产业,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步伐加快。

  旅游消费有了新变化——三亚致力于创造提供体验式、互动式、创意式、农文体旅融合式消费,新信息技术交互式等多元化、国际化、时尚化旅游业态和产品服务,用供给创造新的消费需求;持续促进免税购物消费,丰富商品种类、拓宽销售渠道、优化购物环境,积极探索将免税购物与机票、景点、住宿、餐饮等“抱团营销”,提升免税购物吸引力;通过伴手礼文创产品开发、夜间旅游消费场景打造、夏季清凉岛建设等,满足更多消费需求。

  旅游服务有了新改进——三亚启动“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开展百名旅游服务体验官活动,推出擦亮三亚食宿游购娱玩品牌,加强旅游市场的监管和规范,深入开展旅游市场专项整治,大力营造明码实价、质优价美、诚实守信的消费环境,让“安心放心舒心消费在三亚”享誉海内外。

  旅游产业有了新动能——三亚探索发展首发首秀首店经济,探索做好“文体+旅游”“演艺+旅游”“会展+旅游”等文章,将推动农文体教旅融合发展作为升级振兴旅游业的重要抓手,做好“旅游+”“+旅游”文章,突破性发展银发经济、会展经济、赛事经济、演艺经济、电商经济、数字经济,努力打造世界多元文化消费的体验地、现代时尚消费的引领地和全球旅游目的地。

  景还是那景,思路一变天地宽。如今,鹿城旅游正向更高处攀登,新产品、新业态、新空间层出不穷,激活了支柱产业发展的一池春水,为扩内需、促消费注入汩汩动能。

  C

  传统产业延链强链

  盘点三亚经济发展之势,2024年城市GDP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格外令人振奋。

  分析原因,人们不难发现,这得益于三亚经济结构的调整。从单一的旅游、房地产业,到向旅游消费+科技创新+现代产业城市形态演进,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正在加快构建。

  传统偏弱的第二产业,如今成为城市经济快速增长的板块——紫金三亚黄金珠宝产业园用足比较优势,助力鹿城拓展黄金珠宝产业;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北拓从蓝图变为现实,新增的工业用地正聚焦未来产业成果转化,打造城市新型工业发展的新引擎。

  散而弱的第一产业,正向现代化的热带特色高效农业迈进——反季节榴莲的顺利挂果、燕窝果和榴莲蜜的市场热捧,新奇特优农产品装进更多的百姓“果篮子”;“树上熟”芒果、莲雾出口多国,高品质的热带特色农产品成为国际市场的“抢手货”;红瓜子斑人工繁育成功、金鲳鱼在崖州湾顺利深海养殖、海水鱼鱼卵供不应求,中国的蓝色粮仓有了更多的“三亚贡献”。

  产业层次偏低的服务业,如今更有现代范儿——冷链配送仓储等现代物流逐步建设,国际大宗商品贸易海外仓等现代贸易、银证保基期托等现代金融不断做强,研发创意设计服务、检验检测会展产权交易等专业服务逐步开展,三亚中央商务区注册基金管理人超过150家,英特尔、方大等知名企业先后落户,获批海南“千亿级现代商贸产业集群”。

  “聚焦‘4+3+3’和‘五个图强’规划部署,三亚统筹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加速孵化,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具有三亚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三亚市有关负责人表示。

  击鼓催征,决胜“十四五”、阔步新征程,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快融合形成新质生产力,积极识变应变求变推动需求升级、结构升级、动能升级,以更大力度赋能当下、蓄势未来,三亚满怀信心和充满力量。 (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媛艳)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