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敞开大门 唱好京津“双城记”—— “投资滨海 共享未来”天津滨海新区投资合作推介会见闻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新十年之际,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天津经济发展的龙头引擎,眼下,滨海新区正处于建设“黄金期”。
乘着利好政策的东风,这座向“新”提“质”、聚势赋能,有颜值、有实力的创新之城正以产业协同为根基、创新平台为引擎,向广大投资者敞开大门、张开怀抱,共谋发展、同享机遇、携手合作。
美丽“滨城” 活力涌动
5月22日下午,“投资滨海 共享未来”天津滨海新区投资合作推介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现场气氛热烈,座无虚席。来自京津冀三地的317家重点企业和商协会代表齐聚一堂,深入交流,畅叙情谊。在现场,滨海新区副区长梁益铭介绍,滨海新区地处环渤海经济带和京津冀城市群的交汇点,在全国19个国家级新区中位居第二,拥有国家级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金字招牌”。今年一季度,滨海新区经济运行更是迎来“开门红”,经济发展向好态势持续巩固。
“在全球41个工业门类中,滨海新区拥有38个,目前已建成9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形成了绿色石化、电子信息、轻工、汽车和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新材料5个千亿级工业集群,以及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现代物流、商务服务、产业金融5个千亿级生产性服务业集群,能给企业带来高质量就近配套服务。”梁益铭说,2024年以来,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密集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天津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一系列含金量足、含新量高的政策,提升滨海新区在国家战略和产业布局中的功能地位,这也为企业成长壮大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支持。
与企业双向奔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便利的通勤环境必不可少。
如何布局?滨海新区早筹备、早部署,今年安排重点项目1046个,总投资达8850亿元,推动形成大项目“顶天立地”、好项目“铺天盖地”的格局。记者了解到,目前,滨海新区正抓紧谋划一批涉及产业、民生等领域的重大项目、重点事项,为唱好京津“双城记”、强化协同创新与产业协作注入新动能。
集中签约 双向奔赴
推介会上,中信新能源绿色租赁、华大九天北方研发中心、硅基光电子芯片产业园、中国信达资产纾困基金、招商局集团口岸机动车检测实验室、中航租赁C919国产大飞机租赁等26个来自北京的优质项目集中签约落地滨海新区,总投资达236.51亿元,涵盖融资租赁、石化装备、机器人、新能源、冷链物流、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为这场“双向奔赴”再添诚意。
无疑,真金白银的投资,释放出企业家们看好滨海新区的信号。
“我们这次依托天津租赁优势,在滨海新区打造新能源绿色租赁项目,预计投资规模约60亿元。”中信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李刚认为,滨海新区是投资兴业的热土,他们以此次推介会为新起点,发挥“融资”“融物”双重功能,拓展产融“朋友圈”,支持京津冀实体经济,为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贡献“中信力量”。
奥的斯全球执行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罗小莉感慨道:“滨海新区成熟的产业链为奥的斯提供了助力。在这里,上下游企业集聚,形成了完整且高效的产业闭环,我们能获取优质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大大缩短供应链长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奥的斯将扎根滨海新区,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同时积极参与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更新和民生改善项目,以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践行“立足滨海 服务京津冀”的使命。
采访中,到场的企业家们告诉记者,通过此次推介会,他们对滨海新区有了深入了解。他们纷纷表达了投资滨海、深耕滨海的想法,打算围绕科技创新、产业焕新、城市更新等方面与滨海新区加强合作。
渤海潮涌,活力澎湃;选择滨海,开创未来。
滨海新区区委副书记、区长单泽峰现场发出“邀请函”,欢迎大家来滨海新区实地考察,感受滨海新区的城市魅力和精神气质。他表示,滨海新区始终坚持“不为不办找理由 只为办好想办法”的理念,以饱满的热情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希望企业家们抢抓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机遇,推动更多产业项目在滨海新区落地生根、更多科研成果在滨海新区孵化转化,各方一同努力,实现优势互补、资源互利、共赢发展。(记者 王睿)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