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进境种苗有条件免于口岸检疫采样”业务落地三亚 属海南自贸港首单
近日,一批用于科研的甜菜种子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在海关的监管下,该批种苗免于实施口岸检疫采样,随后直接转运至三亚崖州湾创新发展中心有限公司ISTA实验室,该企业前期已通过海关的实验单位资质考核。这标志着海南自由贸易港“进境种苗有条件实施免于口岸检疫采样”政策首单业务正式落地。
为服务海南自贸港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建设,经海关总署批准,《海口海关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进境种苗有条件实施免于口岸检疫采样有关事宜的公告》于今年3月发布,对注册在海南自贸港且符合条件的进口单位实施“免于口岸检疫采样”便利政策。即符合条件的企业进口用于特定用途的种苗,经口岸海关现场查验未见异常后,可免于在口岸进行检疫取样,但种苗后续必须严格限定于申报用途,使用结束后所有材料须实施无害化处理。
“这批种子主要用于在实验室做检测,对样本完整性要求很高。”三亚崖州湾创新发展中心有限公司ISTA实验室负责人蔡迪韦表示,“过去开展业务时,因口岸检疫采样可能会导致样品数量不足,进而影响检验检测的完整性和国际检测能力验证工作的开展。现在有了免于口岸检疫采样新政策,海关提前对接,进境种苗‘无损通关’直达实验室,可以有效促进种业CRO等新业态发展。”
海口海关动植物检疫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免于口岸采样”政策是海关监管模式创新的深度实践,通过精准风险评估、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及闭环无害化处理要求,在确保生物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了“管得住、放得开”,对于特定用途种苗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实现了“无干扰”式监管,将为自贸港种业科技创新注入新动能。
下一步,海口海关将持续完善配套监管方案,依托智慧海关建设,提升风险研判与全程溯源能力,在严守安全底线的基础上,推动更多惠企政策落地见效,全力支持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高质量发展,为国家种业振兴和海南“南繁硅谷”建设贡献海关力量。(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曹马志 黄媛艳 通讯员黄江涛)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