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自贸港     |      视频      |      老外在海南      |      生态海南     
这艘中国“智能船”太酷了!
2025-07-04 10:18:58来源:海南日报编辑:甄镜媛责编:尹红燕

  原标题:自主航行、自动靠离泊……观众在海口新海港近距离感受“新红专”轮魅力 这艘中国“智能船”太酷了!

这艘中国“智能船”太酷了!

观众体验模拟驾驶舱,感受操作船舶的乐趣。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若龙 摄

  7月2日至3日,全球首艘智能研究与教学实训两用船“新红专”轮在海口新海港巡展。期间,港航代表、社会公众等化身“船员”,登轮探索智能船舶的奥秘。

  “新红专”轮由中远海运集团和大连海事大学携手打造,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智能船舶之一。该船配置智能航行、智能机舱、智能能效、智能船体、智能平台以及智能实训系统,实现智能化全覆盖,同时在智能系统能力拓展、船舶操控AI模型算法、虚实融合沉浸式智能教学实训等方面实现技术新突破。

  3日上午,在科技感十足的船舶驾驶室,科研技术人员向参观者展示船上装配的“太衍”智能系统。“该系统集成人工智能算法、先进的传感器和自动化控制技术,涵盖态势感知、自主决策、航行控制和综合信息显示单元,具备自主航行、自动靠离泊等功能,能实现船岸互通与远程驾控,智能化程度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上海船研所“太衍”智能系统高级工程师陈宇航介绍。

  驾驶室后方,气导服务工作站的屏幕上正实时展示着此次巡展的航线,航线上标注全航程气象导航数据。自由度气导专家张世龙告诉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得益于这套面向智能航行的气象服务系统,我们能够根据气象预测数据,实现全航程的航路、航速的自主优化,为航行提供安全、经济的全方位保障。”

  在船上的“驭海智启”智能船舶实训中心,大家争相体验模拟机舱,感受操纵船舶的乐趣。该实训中心由中远海运集团与大连海事大学联合打造,融合全电力驱动、i-Ship智能系统等前沿技术,构建集教学实训、科研创新、技术验证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可同时容纳30名学员开展驾机电综合实训、智能航行、远程控制等实践项目。

  在实训中心,屏幕上正展示大连海事大学基于数字孪生技术自主研发的一款模拟器。据介绍,通过这套模拟器,学生们可以在沉浸式虚拟环境中开展驾驶台操作、轮机设备管理、电气系统维护训练,并与实体船舶系统交互验证,提升对船舶“驾、机、电”融合系统的综合认知与实操水平。

  “粤海铁3号”船长钟祥家在参观完“新红专”轮后感慨万千,“我们传统船舶在停靠泊位时还需要依靠船长手动操作,这艘船的智能化程度很高,可以实现‘自动驾驶’。”从事船长工作26年的他见证了中国船舶的不断发展,“从最早的木船,到大型轮渡,再到现在的智能化船舶,中国的航海事业发展迅速,也希望更多的船舶能用上智能系统。”

  接下来,“新红专”轮还将于7月5日—7月6日走进儋州洋浦港,7月11日—7月12日走进琼海龙湾港,举办丰富多彩的航海科技展示和文化体验活动。(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郭萃)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