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正文
白话拆解|印度高官回怼美国:买谁的能源我们自己说了算!
2025-07-18 17:59:19来源:环球资讯广播编辑:杨磊

  近日,针对美国宣称要对购买俄罗斯能源产品的国家实施所谓“二级制裁”,印度石油和天然气部长哈迪普·辛格·普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说,印度有权决定采购何地的能源,且不会屈从于美国的威胁。

  哈迪普·辛格·普里:

  我并没有因此感受到任何压力,我也不认为我的上级会感受到压力。让我们基于客观事实来谈这个问题。2022年2月,俄乌冲突开始时,印度进口原油中大约2%来自俄罗斯。当前这个占比确实大幅上升,但同样在这段时间里,印度已经实现了能源供应来源的多样化,过去我们从大约27个国家采购,现在增加到大约40个国家。

  更重要的是,印度始终明确强调自主决定从哪里进口,因为印度政府对本国消费者负责。过去10年左右,全球能源市场16%的原油需求增量来自印度。而国际能源署的分析则指出,未来20年,全球新增石油需求中将有25%来自印度。

  俄罗斯是当前全球主要的能源供应国之一,每天生产原油约900万桶,这大约相当于全球日产量和消费量的10%。假如来自俄罗斯的能源供应退出国际市场,会出现两种可能,要么世界上(除俄罗斯之外)的地区减少能源消费,这意味着在某些国家冬天无法使用暖气,夏天没法使用空调,一些交通运输会停止。减少能源消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如果你不能接受减少消费,那么就需要从俄罗斯以外的能源供应方购买产品,这意味着能源价格将出现飙升。

  所以印度的做法很简单,我们实施公开进口招标,在保证提供所需等级的产品的前提下,谁的价格最低谁中标。

  白话拆解

  长期以来,“制裁”被美国视作“介于外交与战争之间”的手段和工具。美国格信律师事务所统计数据显示,特朗普的第一个总统任期内,累计实施的各类制裁措施超过3900项,创下此前历届美国政府制裁频率的最高纪录。

  然而历史经验表明,制裁与封锁无法带来和平。冷战时期的美苏对峙、美国与古巴及委内瑞拉等国持续延宕的紧张关系,以及当前亟待解决的乌克兰危机与伊核问题等,都印证了无理的制裁和打压只会导致双输乃至多输,并冲击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此外,“制裁”常被美国用作胁迫各国“选边站”的外交工具。2022年,美国就曾以与伊朗开展石油贸易为由对印度企业实施制裁。正如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所说,二战以来美国对外政策的核心逻辑始终是“要么与美国为伍,要么与美国为敌”。

  至于美国新近抛出的所谓“二级制裁”威胁,其核心仍是维护美国私利,甚至不惜扰乱全球能源市场供应秩序。不仅无助于化解现有危机,反而可能催生新的混乱。

标签: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