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省持续推进城市道路井盖破损、缺失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分类施策 守护群众“脚下安全”
“现在我们小区大门外的多个破损井盖修好了,雨污分流也已改造,变化肉眼可见。”近日,家住儋州市文化北路某小区居民王先生和邻居注意到,随着那大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及截流并网工程项目实施,破损井盖被修复,下水井积水和恶臭现象也得到明显改善,为他们小区住户减少了一桩“闹心事”。
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省水务厅持续推进全省城市道路井盖破损、缺失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组织编制《海南省城市道路窨井盖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方案》,明确排查范围、工作目标,落实责任主体,指导市县有序开展排查工作。
“发现问题井盖后,我们工作人员会立即对问题点设置安全围挡及警示标识,组织专业队伍进场,采取相应紧急修复或更换措施,并进行全生命周期跟踪监测。”三亚环农集团旗下三亚市污水管网管理有限公司管网管理部副经理钟华壮介绍。
在三亚,水务部门聚焦人流密集区域,启动雨污水井盖专项治理工作。精准识别安全隐患,通过更换密封胶条、及时更换破损井盖和应用一体化防沉降技术、快速精修插销、普及安装高标准防坠网等系列举措,消除井盖缺失、破损、异响等安全隐患。
据统计,自6月23日排查整改雨污水井盖以来,三亚市系统性排查中心城区11679个污水井盖、9058个雨水井盖,摸清底数,累计维修问题雨污水井盖220座,安装加固防坠网604张。
来自一线的数据不断在更新,省水务厅定期对市县排查情况进行调度,督促市县按计划完成井盖隐患安全排查工作。“7月7日,全省城市排水防涝座谈会再次强调,要对人员密集区域活动场所周边雨污水井盖、安全防坠网开展全面排查,坚持‘全覆盖、零容忍、重实效’原则,杜绝井盖‘吃人’现象。”省水务厅城乡水务处有关负责人介绍,针对排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省水务厅明确分类施策,能立即解决的立行立改;需长期推进的,要制定分阶段整改方案,并纳入年度重点工作。
截至7月10日,全省排查井盖30.98万个;已完成挂置防坠网2.09万张;更新修复缺失、破损、松动井盖1.11万个,问题整改率达到100%。
下一步,我省水务部门将建立长效机制,将井盖排查工作常态化;强化技术赋能,依托地理信息系统(GIS),通过智能化手段加强监管;并将依托“12345”热线、“海易办”平台等社媒渠道,鼓励群众参与线索征集反馈,共同守护“脚下安全”。(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周晓梦)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