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东亚论坛》网站近日刊文称,在中国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女性的力量发挥着重要作用。
报道说,中国少数民族女性返乡创业热潮正深刻改变着偏远农村地区的经济格局。这些女性创业者不仅开辟了全新的乡村创业模式,更重塑了传统性别角色认知,提升了农村社区参与能力。
澳大利亚《东亚论坛》网站报道截图
报道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称,越来越多曾就职于城市的女性正重返乡村。家庭责任与自主创业等诉求共同推动她们成功创办了多个涉农、文化及旅游相关的小微企业。与传统认知中农村女性在经济角色上的被动依赖性截然不同,这些返乡女性正积极构建充满活力的商业模式,有力推进包容性发展战略的落地实施。
澳大利亚《东亚论坛》网站报道截图
比如,“云上粮仓”项目团队由28至50岁的女性负责。该项目于2016年正式成立,计划改造废弃粮仓和木屋,打造集民宿、餐饮和侗族文化展示于一体的复合空间。参与该项目的女性能够增加家庭收入、获得更高的社会认可,并提升在家庭决策中的参与度。
报道分析认为,她们的成功,融合了情感投入、家庭服务技能与创业精神的完美结合。她们还巧妙地将传统智慧与现代酒店理念相融合,以旅游业为载体,既推动经济繁荣,又守护文化遗产。
报道还以当地的一家蜡染合作社举例,该合作社由60余名苗族妇女组成,将原本非正式的家庭蜡染技艺发展为知名地方企业。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她们建立了集体生产工坊,开发销售品牌产品线,并搭建了电商平台。2017至2022年间,该合作社年集体收入从2万元增长至35万元以上。
报道最后总结到,这些案例表明,返乡女性重塑了中国乡村发展理念、创业模式和赋权理念,她们的行动既直接回应经济需求,又彰显文化自信、政治参与度与社会创新成就。
澳大利亚《东亚论坛》网站报道截图
编译丨王洹星
签审丨李琳
监制|蔡耀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