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就在成都世运会开幕倒计时天数进入个位数之际,参加本届赛事的中国体育代表团宣布正式成立!
今年在成都,将有321名中国运动员参加28个大项、152个小项的比赛,参赛规模创中国参加世运会的历史之最。
重点夺金项目方面,中国代表团锁定了武术、龙舟、攀岩、轮滑、技巧、健美操、台球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既有已经通过世运会推广而成功“入奥”的项目,更有正积极利用成都世运会的机遇,加快推动自身加入奥运会的运动。
成都世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成立
比如说,龙舟。
龙舟
作为由中国传统体育发展而来的运动项目之一,多年来,龙舟一直致力于成为奥运项目。在被国际皮划艇联合会纳入管理以后,它明显加快了“入奥”的步伐。
在成为2021年东京奥运会的表演项目后,国际划联就将列入成都世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作为龙舟“入奥”的下阶段目标,并成功实现。
人们将在成都看到的8人座龙舟(设有200米、500米和2000米3个混合项目),就是专门为奥运会类型的竞技而设计的。它一方面保留龙舟运动特色的舵手和鼓手,另一方面也精简了人数,以符合奥运项目的要求。
武术,也将首次作为正式比赛项目亮相本届世运会。
武术
此前,它已经成为2026年达喀尔青年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加入成都世运会,将助力武术在普及、科技应用以及整合流派标准等方面进一步靠近同为国际综合性体育赛事的奥运会。
过去20年,已经度过高速扩张期的奥运会对新项目(尤其是大项)的加入采取了更严格、更规范的审查标准。
其中,硬性指标更“硬”。
根据《奥林匹克宪章》的要求,运动大项、分项要至少在75个国家和4大洲的男子中以及至少在40个国家和3大洲的女子中广泛开展的,才可以列入夏季奥运会比赛项目。
运动小项,也有相关要求。
但同时,评判指标的维度变得更多元了。
从东京奥运会开始,东道主可以自主选择该届赛事的新增大项,以符合本土观众和市场的需求。
对年轻人的吸引力、赛事观赏性、转播适配性以及举办成本、可持续性等等,也都成为项目“入奥”的要求。
在这样的局面下,作为非奥项目在全球范围内的最大展示平台,各方面要求更灵活的世运会,就日益成为志在“入奥”的运动项目证明自身符合奥运标准的最佳舞台,扮演了“孵化器”的重要角色。
自从世运会1981年创办以来,跆拳道、沙滩排球、攀岩、滑板等都曾通过世运会的助力,最终成功跻身奥运舞台。
人们将在成都世运会上看到的腰旗橄榄球、棍网球、壁球等等,就正是洛杉矶奥运会的新增比赛项目。
腰旗橄榄球
这些项目通过世运会调试规则、验证市场、展现实力,并最终得到奥运会的认可和接纳。
对龙舟、武术来说,要成为奥运项目还将面对项目差异化、规则标准化等等考验。但无论如何,成都世运会都必将成为它们“入奥之路”上重要的一级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