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正文
资讯有故事︱ 《拉贝日记》作者之孙:大屠杀的罪行永远不能重演
2025-08-01 21:21:47来源:环球资讯广播编辑:韩基韬

  跨越时空的追寻-我的祖父拉贝和《拉贝日记》

  

  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后,在南京地区进行大规模的烧杀、奸淫、抢掠,持续达六周之久。中国平民和被俘士兵30多万人惨遭杀戮。至暗时刻,德国友人约翰•拉贝用大爱义举,为25万多南京人民筑起生命的城墙。他还写下《拉贝日记》,向国际社会揭露真相。

  约翰•拉贝先生的嫡孙、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托马斯•拉贝,向总台记者讲述了祖父与中国人民在战火中结下的深厚情谊。

资讯有故事︱ 《拉贝日记》作者之孙:大屠杀的罪行永远不能重演

  托马斯·拉贝向记者展示祖父相关书籍

  托马斯•拉贝:我的祖父是约翰•拉贝。1937年日军侵华期间,他与多位国际人士一同建立起一个约4平方公里的南京安全区,供20万到25万名中国人避难,这个安全区获得了日本人的承认。他还将自己的私人住宅、花园以及后面的德国学校也一起开放,收容了650多名平民。

资讯有故事︱ 《拉贝日记》作者之孙:大屠杀的罪行永远不能重演

  约翰•拉贝先生和夫人的照片

  托马斯•拉贝说,他的祖父长期在华工作生活,在日军攻占南京后冒着巨大的风险和其他国际友人共同救助中国人民。

  托马斯拉贝:我的祖父在日军侵华前以及侵华期间对中国民众进行的人道主义援助,很令人叹服。当被问起为什么要为中国人奋不顾身时,我祖父的回答是:当你在一个国家生活了30年,你的后代都在这里出生,在这个国家还有这么多朋友……你会觉得守护他们是自己的责任。而且,你不伸出援手,就意味着他们会失去生的机会。

资讯有故事︱ 《拉贝日记》作者之孙:大屠杀的罪行永远不能重演

  《拉贝日记》书中标记的南京安全区

  约翰•拉贝出生于1882年,在德国汉堡长大,1908年来到中国工作,先后在北京、天津和南京生活。

  托马斯•拉贝:他行为端正,有责任心,而且很敬业。他在一家位于北京的德国百货公司工作了一年,之后又在西门子一直持续工作到1938年。他对待生意伙伴非常正直、负责、守信,这是他最重要的品质之一。

资讯有故事︱ 《拉贝日记》作者之孙:大屠杀的罪行永远不能重演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军轰炸机日复一日在南京上空盘旋。时任德国西门子公司南京分公司经理的约翰•拉贝在自家院子里挖出一个防空洞,向市民免费开放。

  托马斯•拉贝:他说,我也是在这个国家长大的,我的公司有很多员工需要我负责,这些可怜的人们无法离开南京。朋友有难,必须帮助他们。

资讯有故事︱ 《拉贝日记》作者之孙:大屠杀的罪行永远不能重演

  托马斯 •拉贝(左)接受总台记者采访

  在日军侵华期间,约翰•拉贝写下2000多页日记,保存了80多张现场拍摄的照片,并对这些照片做了翔实说明。

  托马斯•拉贝:1937年9月到1938年2月,我的祖父记录了2000多页日记,也就是大家熟知的《拉贝日记》。当时南京是一座大城市,他可能只能驾车前往南京城5%的地区。他描述了很多日军在南京的暴行——到处都是尸体,平民因为逃亡而被从背后射杀……这些都是可怕的情形。

资讯有故事︱ 《拉贝日记》作者之孙:大屠杀的罪行永远不能重演

  托马斯• 拉贝家的《拉贝日记》复印件

  托马斯•拉贝:1937年9月,第一次日军空袭期间,我的祖父和中国员工及孩子们坐在自家的避难所里,担心房子会被击中。他的左右手各握着中国孩子的手,孩子吓得瑟瑟发抖。他说,如果你经历过我在掩体里的经历,那么你就不想让这些人失望。1937年12月24日,他在日记中写下:我收到的最好的节日礼物是我家、我的花园和德国学校里600多名难民的生命。

资讯有故事︱ 《拉贝日记》作者之孙:大屠杀的罪行永远不能重演

  托马斯• 拉贝翻动《拉贝日记》

  1938年,西门子公司在重压之下将约翰•拉贝召回德国。他在柏林多次公开发表演讲,揭露日军暴行,引发了德国当局强烈不满。

  托马斯•拉贝:他返回德国,在柏林西门子公司演讲。随后,他被盖世太保逮捕两天。他被允许保留他的日记,但要签署一份保证书,保证他将来不会再发表演讲和宣传,他在南京看到的和经历的事情被禁止公开。

资讯有故事︱ 《拉贝日记》作者之孙:大屠杀的罪行永远不能重演

  1950年,约翰•拉贝在德国去世。1996年,约翰•拉贝的外孙女莱因哈特夫人在纽约的记者招待会上展示了尘封近60年的拉贝日记,引起世界轰动。1997年,《拉贝日记》出版,并被译为中、德、日、英四种语言。《拉贝日记》是记录南京大屠杀最翔实的史料之一。

资讯有故事︱ 《拉贝日记》作者之孙:大屠杀的罪行永远不能重演

  托马斯·拉贝及其祖父约翰•拉贝获颁的各项荣誉

  2016年,托马斯•拉贝把《拉贝日记》的手稿和一些文物捐献给中国中央档案馆。

  托马斯•拉贝:我的祖父把这本日记献给中国,是因为他希望我们不要忘记他的故事。我也觉得这些日记需要保留在中国人民手中。中国中央档案馆恰恰是保存这些历史文献的最佳场所。

资讯有故事︱ 《拉贝日记》作者之孙:大屠杀的罪行永远不能重演

  不同语种的《拉贝日记》和约翰·拉贝其他相关书籍

  托马斯•拉贝一直致力于德中医学合作和人文交流,将这份中国情传递到现在。2018年,托马斯•拉贝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2025年,他荣获第二届兰花奖友好使者奖。

  托马斯•拉贝:我用中文写了一本名为《拉贝与中国》的书,讲述了我的家族四代人的故事、我祖父的人生以及南京的历史。我们还写了一本书叫《拉贝爷爷讲故事》,以我爷爷的口吻、儿童读物的风格,用简单的德语和中文向孩子们讲解过去发生的事情、他做了什么。

资讯有故事︱ 《拉贝日记》作者之孙:大屠杀的罪行永远不能重演

  托马斯•拉贝认为,约翰•拉贝的人道主义精神历久弥新,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世界更需要从中汲取力量。

  托马斯•拉贝:他患有糖尿病,需要定期注射胰岛素。南京大屠杀期间,他能否获得胰岛素尚不清楚。而这一切都是为了中国人民,他在这里树立了一个榜样。

资讯有故事︱ 《拉贝日记》作者之孙:大屠杀的罪行永远不能重演

  托马斯 •拉贝瞻仰其祖父的铜像

  托马斯•拉贝说,想要正视过去就必须知道那时究竟发生了什么,对于曾经犯下的错误进行深刻反省和道歉,这是二战后德国人得到的最宝贵的教训。

  托马斯•拉贝:作为一个德国人,我只能说,铭记历史非常重要,纳粹德国打着人民的旗号制造了大屠杀,这样的罪行永远不能再重演。

  记者丨贺俊强、阮佳闻

  编辑丨孙伶俐

  主持丨新宇

  制作丨杨晓蕾

  签审丨安然

  监制丨刘轶瑶

标签: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