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外长迈因尔-赖辛格日前公开表示,支持在全球安全局势变化和所谓俄罗斯的行动背景下,就放弃中立和加入北约的问题举行公开辩论。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7日援引奥地利政治学家克里斯蒂安·马切克的话称,大多数奥地利人不会支持加入北约的想法。
马切克指出,目前拥有约35%支持率的极右翼政党奥地利自由党明确主张保持中立。而作为新奥地利党主席的迈因尔-赖辛格提出了奥地利加入北约的可能性,但新奥地利党目前在民调中的支持率约为10%。很显然,只有少数奥地利人支持这一立场。
他同时指出,支持加入北约的政党若坚持己见,或许会失去民众支持。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截图
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副研究员董一凡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环球资讯广播记者采访时分析说,奥地利坚持了70年的中立国地位,如今,一个奥地利小党派发出支持加入北约的表态,属于“博眼球”的做法。
从内部看,奥地利外长所代表的党派在奥地利的联合政府中是一个“小伙伴”的地位。因此,出于所谓的选举利益的考虑,喜欢提出一些标新立异的政策主张,特别是在外交领域搞一些“博眼球”的动作。
从外部看,奥地利中立国地位实际上是二战以来主要大国对于欧洲战后秩序的安排,以及奥地利在大国博弈下,出于地理环境及历史等原因做出的战略选择。
奥地利与北欧的芬兰、瑞典的情况不太一样,如果奥地利要改变这个具有历史惯性的战略决定,在国内有较大争议,需要进行很多讨论。
美国“防务新闻”网报道截图
董一凡进一步分析说,奥地利不管是在政府层面还是在民众层面,都对放弃中立国地位缺乏动力。
第一,奥地利战后有和平宪法,奥地利要加入某个军事同盟或军事集团,要进行修宪,但修宪的门槛很高。
第二,若要修宪,不仅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推动,还需要进行全民公投。对于奥地利来说,无论是出于国家利益,还是政党利益,没有必要冒这么大的风险。
第三,奥地利在地理位置上离俄乌前线较远。同时,奥地利是一个内陆国家,在地缘环境上较为和平。奥地利国内的普遍心态是,不想被军事集团绑架,去做违背本国利益的事情。
第四,奥地利作为中立国,虽然说没有北约提供的所谓安全保护,但在外交上和安全问题上有一定的灵活性、自主性。如果为了追求所谓的安全,去牺牲经济或社会领域更广泛的利益,在没有广泛意愿的情况下,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