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正文
美海军想给“鸡肋舰艇”正名 可惜又是昏招
2025-09-11 21:00:05来源:环球资讯广播编辑:胡君颜

  濒海战斗舰是美海军除“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外,建造数量最多的水面舰艇。但在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问题频出,多艘该型舰不得不提前退役。为了给这种被外界视为鸡肋装备的舰艇“正名”,美海军将美陆军使用的“爱国者”防空反导系统发射车直接搬到了濒海战斗舰的直升机飞行甲板上,演示所谓“远征一体化防空反导能力”。

美海军想给“鸡肋舰艇”正名 可惜又是昏招

“爱国者”防空反导系统发射车部署在“蒙哥马利”号濒海战斗舰上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环球资讯广播《环球军事报道》主编魏东旭分析认为:

  将“爱国者”系统发射车部署在濒海战斗舰上,完全没有实战价值,只是摆拍作秀。

  首先,濒海战斗舰是“近视眼”,其舰载雷达对空探测距离十分有限,仅能为“海拉姆”近程防空导弹和舰炮搜索、指引目标,根本无法支持“爱国者”系统作战。如果将“爱国者”系统中的指挥车和雷达车都部署到舰上,飞行甲板的面积根本不够用。更何况,美海军不可能在濒海战斗舰上部署一支美陆军防空反导部队。

  其次,即便只部署一辆“爱国者”系统发射车,由其他平台提供空中目标信息,不仅会面临作战协调难题,也会影响濒海战斗舰的隐身能力。更何况,在飞行甲板上部署“爱国者”系统,会占用和挤压舰载直升机和无人直升机的起降空间。

美海军想给“鸡肋舰艇”正名 可惜又是昏招

部署在濒海战斗舰上的“爱国者”系统显得格格不入

  要问美海军现役舰艇哪种最不靠谱?濒海战斗舰就是标准答案。

  作为上世纪90年代美海军研发的所谓创新装备,濒海战斗舰最初的定位是吨位小、航速快、成本低、模块化,在近海水域执行打击小型海上目标、反制敌方潜艇、扫除水雷、收集情报和支持特种作战行动等任务。

美海军想给“鸡肋舰艇”正名 可惜又是昏招

濒海战斗舰已成为美海军的“麻烦制造者”  

  然而,实际情况是,高航速导致故障率持续上升,结构缺陷导致舰体出现裂缝,任务模块更换复杂,维护费用连年攀升。濒海战斗舰成了美海军名副其实的“麻烦制造者”。

  面对国内、军内接连不断的质疑和批评,美海军还是硬着头皮陆续接收了35艘濒海战斗舰,并且不断给这种鸡肋装备“打补丁”,为其配备“火力侦察兵”舰载无人直升机,加装了海军打击导弹,甚至将集装箱式MK70垂直发射系统安装到飞行甲板上,试射一枚“标准-6”导弹。这一系列临时抱佛脚的改进方式,反映出濒海战斗舰起初角色定位的混乱,以及当前其发展方向依然不够明确。

标签: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