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正文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从新疆霍尔果斯口岸“摆渡人”看中国汽车“西行记”
2025-09-12 20:56:20来源:新华网编辑:韩基韬

  新华社新疆霍尔果斯/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9月11日电 题:从新疆霍尔果斯口岸“摆渡人”看中国汽车“西行记”

  新华社记者杜鹃 关俏俏 李任滋

  在新疆霍尔果斯公路口岸,出境车辆络绎不绝地从这里驶向中亚和欧洲,一派繁忙景象。距离口岸不远处的连霍高速公路边,随处可见一排排停放得整整齐齐的崭新车辆。这批等待出关的车辆中,有不少将以“自驾出口”方式运送到哈萨克斯坦境内,这些驾驶出口车辆的司机被称为国门“摆渡人”。

  通过一代代建设者的投入与奉献,地处亚欧大陆腹地的新疆从昔日的“边远地带”变为如今的开放前沿,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枢纽地位日益显现。隶属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霍尔果斯更是建成了集公路、铁路、管道、航空、光缆、邮件“六位一体”的交通枢纽和综合性多功能口岸。

  霍尔果斯在蒙古语中意为“驼队经过的地方”,哈萨克语意为“积累财富的地方”,早在隋唐时期就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作为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霍尔果斯口岸是中国与中亚陆路贸易的重要枢纽,也是中国最大的汽车出口陆路口岸。目前,从霍尔果斯公路口岸出关的汽车品牌共有40多个。

  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两国互免签证的协定正式生效后,更便利的“自驾出口”通关方式和“摆渡人”行业应运而生。相较于传统笼车运输,通过“摆渡人”交付车辆更加灵活、高效、低成本,这一方式越来越受国外汽车进口商青睐。

  据介绍,车辆被“摆渡人”停在哈方口岸海关监管场所后,由外方验车并将车辆运往哈萨克斯坦各大城市、中亚其他国家、俄罗斯等目的地,而“摆渡人”通常乘大巴车返回霍尔果斯。

  “我是霍尔果斯第一批‘摆渡人’。”2023年开始兼职从事这一职业的司机温江告诉记者,他每月以“摆渡人”身份往返于中哈两国十五六次。

  据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口岸管理局介绍,针对商品车出口量增大且多需赶跨境运输时效的特点,霍尔果斯推出“自驾出口商品车快速通关+全天候响应”模式。企业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提前申报信息,生成专属二维码,无论凌晨还是深夜,车辆抵达海关集中查验场后在智慧卡口“一扫即过”,确保“零等待”。

  “车辆到口岸通过‘一站式’通关系统,司机不用下车,扫描一下二维码,数据自动比对,几秒钟就能抬杆放行,节省了大量等待时间。”去年转行“摆渡人”的货车司机王瑞说,“我以前开大货时拉的都是货物,现在‘摆渡’的是一辆辆崭新的小汽车,感受完全不一样。”

  据霍尔果斯边检站数据,截至9月8日,今年以来“摆渡人”累计从霍尔果斯口岸运输出境的商品车已达10万辆。

  温江告诉记者,“摆渡人”驾驶通关的许多车辆是新能源车。他经常往返于中哈之间,看到哈萨克斯坦路面上的中国产新能源车越来越多。

  近些年,中亚消费者对中国汽车、尤其是新能源车的需求持续增长。据哈萨克斯坦汽车联盟统计,2025年上半年,哈萨克斯坦十大畅销汽车品牌中,6个是中国品牌。

  拉娅娜是阿拉木图当地一家头部汽车销售集团旗下某中国品牌经销商的销售经理,刚刚购买了一辆中国品牌增程式新能源汽车。

  “接触过不同国家、不同品牌后,我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中国汽车领域的发展令世界刮目相看,如今中国新能源汽车可以说代表着汽车产业的未来。”她说。

  记者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出差时发现,马路上经常能看见中国品牌的新能源出租车。

  中国车企不仅通过出口使更多国家民众得以体验高性价比的新能源汽车、享受日常出行的舒适便利,还通过投资合作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目前,越来越多中国车企前往中亚投资,推动中国-中亚经贸合作提质升级、产供链融合发展。 

标签: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