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国经济信心说丨假期出行含“绿”量满满!
2025-10-03 21:16:25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央视新闻客户端编辑:杨磊

  国庆中秋长假期间,许多人都喜欢自驾出行,一家人其乐融融,将旅途的美好时光定格成日后的温馨回忆。细心的人发现,如今路上“绿牌车”越来越多了。这个假期高峰时段,预计高速公路车流量将达7000万辆,其中新能源车流量达1400万辆。绿色出行,已悄然成为节日里一道流动的风景。

  长假是观察中国经济的一扇窗口。近年来,不仅是新购车用户,就连许多燃油车车主在换车的时候,也忍不住投入了新能源汽车的怀抱。是什么让越来越多人对新能源汽车“路转粉”,成为绿色出行的“实干派”了呢?

中国经济信心说丨假期出行含“绿”量满满!

  科技感十足的智能化体验、情绪价值“拉满”的舒适性配置、经济实惠的用车成本、购置税减免加上不限行……新能源汽车的种种优点,让很多人直呼“太香了”“后悔没有早点换”。产品本身的进步,只是一方面原因。与几年前相比,如今人们之所以更愿意接受新能源汽车,与充电设施“短板”的补齐密不可分。

  对于新能源汽车,很多人最大的顾虑是充电不方便,尤其假日出行,更担心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大排长队。这些问题,都已经随着我国建成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充电网络而逐步得到缓解。2024年底,全国充电基础设备总量已达到1281.8万台。今年上半年,中国桩车增量比为1:1.8。高速公路充电桩数量更是4年翻了两番多,累计建成充电停车位6.2万个,服务区充电桩覆盖率达到98.4%……充电配套设施的日益完善,正让消费者逐步告别“里程焦虑”。

  越来越多人对新能源汽车“路转粉”的背后,有一种贡献叫大国担当。当前,全球都在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步伐。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虽面临着繁重而艰巨的发展任务,但依然坚定不移,积极参加全球气候治理合作,体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普及,逐渐降低交通领域碳排放强度,就是中国兑现承诺的重要一环。

中国经济信心说丨假期出行含“绿”量满满!

  当塞外的风轻轻拂动坝上草原的风车阵,当戈壁滩的骄阳照亮腾格里沙漠的光伏海,一场绿色能源革命正在神州大地席卷而来。中国不仅注重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更以此为契机,推动能源结构加快绿色转型。2024年,杭州、湖州试点打造1282个“绿色充电桩”,让浙江超20万辆新能源汽车充上绿色电力;广西引导39家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商购买绿色电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参与消纳绿电,有效促进“绿车充绿电”;深圳启动“绿车充绿电”激励计划,向车主颁发个人专属绿证、“绿车充绿电”徽章,增强车主参与感……

  假期出行越来越绿色的背后,是个人生活的新风尚和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大国担当。从建成全球最大的清洁能源供应体系,到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这出口“新三样”漂洋过海,中国正在用自己的艰苦努力,兑现信心不动摇、行动不停止、力度不减弱的坚定承诺,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不断作出新的卓越贡献。

  (文丨杜铭)

标签: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