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青少年与现场嘉宾合影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阮佳闻)当地时间10月4日,中德青少年交流音乐会暨 “唱歌学中文”夏令营汇报演出在德国埃森市音乐厅举行。中德约80名青少年以歌声为桥,展示语言学习成果,推动两国文化交融,唱响友谊与未来。
在德国北威州埃森市音乐厅,悠扬的中文歌曲回荡在大厅,中德青少年用歌声交流心灵,用音乐讲述友谊。 当天这场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云南大学和德国伯乐中文合唱团联合承办的音乐交流活动,汇聚了来自德国20多所学校的青少年学生和教师以及近20位云南大学青少年学生艺术团的同学。 中国驻德国大使夫人史玲在致辞中指出,青少年是两国关系的未来,中德友好的基础在民间,希望也在青年之间的深度交流之中:“在这里,我要特别对德国同学们说:希望通过你们的亲身体验,通过你们分享的每一个生动故事,能够让更多的德国年轻人与中国相遇、相识、相知。祝伯乐中文合唱团越办越好,祝中德青少年交流照亮两国关系更加美好的明天!”
音乐会的上半场围绕今年夏天的“汉语桥”夏令营展开,德国同学们通过视频回顾、现场演讲、图文展示等方式,分享了他们在中国的所见所闻。从美食文化到民族风情,从课堂学习到合唱排练,处处透露出他们对中文学习的热情和对中国文化的喜爱与认同。 其中,德国高中生、伯乐中文合唱团成员莱娜·克洛尼斯-詹森今年是首次前往中国,但她与中国的缘分其实有“家族渊源”:“唱歌是我们家一项非常重要的传统。我外婆今年92岁了,她在1953年曾作为国家民间艺术团的一名歌剧演员去过中国。她给我讲了很多关于那段经历的故事。我一直希望有一天能自己去中国看看。我发现,唱中文歌真的能帮助我们慢慢融入中国文化。“
莱娜续写了外婆的中国情缘
当天,莱娜的外婆也专程从柏林赶到埃森观看演出,见证了外孙女“续写”的中国缘分:“我有一种很奇妙的感觉,仿佛我的人生在外孙女身上圆满了。我去北京的时候比她现在的年纪要大一岁。在她了解中国、有去中国的计划之前,我就已经跟她讲了很多,因为我们都觉得我的中国之行非常有趣。今天我的小外孙女唱中文歌那么动听,我为此感到自豪。”
莱娜与贝内特分享自己在中国的见闻
而今年刚刚进入大学的贝内特·米克尔斯同样在夏令营中收获颇丰。“这是一次非常棒的经历,一切都让我着迷。楚雄火把节尤其让我印象深刻。在中国看到了很多新奇的事物,比如无人驾驶的汽车,真的让我大开眼界。我一定会继续唱中文歌,我也要再去中国。这真的是一次奇妙之旅,我希望更多人能像我一样亲身感受这个国家的美好。”
活动下半场是一场融合中西音乐风格的精彩演出。中德两国青少年通过大合唱、小重唱、器乐演奏等多种形式, 演绎《茉莉花》、《七月火把节》、《让我们荡起双桨》等具有两国文化特色的音乐艺术作品,生动展现两地青少年交流的动人故事。 伯乐中文合唱团主席奥拉夫·米尔曼认为:“这样的音乐会搭建起了跨文化交流的桥梁。合唱团今年不仅结识了很多新朋友,也吸纳了更多的新成员。这说明德国有很多青少年对中国、对汉语、对中国文化、对中国音乐充满兴趣。音乐是连接各国人民的通用语言,是跨越国界,将这些不同文化背景的年轻人连接起来的基础。”
正值中国传统中秋节临近,音乐会的最后,所有参与演出的中德青少年和现场嘉宾一起用中文送上节日祝福,将气氛推向高潮:“中秋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