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7日,是本轮巴以大规模冲突爆发整两年的日子。众多国际媒体在这一时间节点上对此次冲突进行了总结性报道或评论。
巴勒斯坦信息中心(PIC)新闻网站6日援引政府部门的报告,发表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人两年内的伤亡情况。报道称,以色列自2023年10月7日开始的猛攻已造成67160人死亡和近17万人受伤。自“种族灭绝”开始以来,以军平均每天杀害92名巴勒斯坦人。
巴勒斯坦信息中心报道截图
以色列媒体《耶路撒冷邮报》则在巴以冲突延宕两年之际,报道曾经遭到哈马斯袭击的以色列南部贝埃里社区的恢复重建问题,展现当地以色列民众在冲突之后的复杂心理:一方面对哈马斯的威胁仍心有余悸;另一方面也对以军两年前未能保护他们感到不满。
《耶路撒冷邮报》报道截图
美联社7日发布的一篇报道关注了两年来加沙的冲突仍在持续,被扣押人员还在挣扎,与此同时以色列内部正在分裂。报道称,10月7日以色列人准备悼念遇难者,然而主要的悼念仪式是由遇难者家属组织的,而不是以色列政府。这反映出人们对内塔尼亚胡政府存在深刻分歧,许多人认为迟迟未能达成停火协议救回被扣押人员的主要责任方就是内塔尼亚胡。
报道称,在加沙地带,以色列的报复性攻势已造成数万人死亡,并将整个城市夷为平地。两年前的袭击是以色列历史上遭受的最严重袭击。但以色列两年来的行动,让其在国际上比过去几十年更加孤立。
美联社网站截图
英国的《经济学人》6日的报道关注了冲突两年之际以色列与哈马斯正就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加沙“20点计划”进行谈判。报道认为,中东和平迎来关键时刻,双方可能都希望缩小分歧,至少就该计划的第一阶段达成一致,即先行停火、交换被扣押人员并向加沙地带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但后续真正停火的核心分歧之一仍难破解,那就是哈马斯解除武装的问题。
《经济学人》网站截图
阿联酋的《国民报》报道称,随着冲突达到两年,国际社会关于停止流血并允许人道援助进入加沙的呼声越来越高。哈马斯处于史上最弱的时刻。但以色列是否真正“赢得”加沙冲突的争论也越来越多。内塔尼亚胡承诺“全面胜利”并吹嘘取得重大军事成功,但许多以色列人不同意。
至于美方的“20点计划”,有阿拉伯外交官认为,该计划能否真正结束流血冲突,还是又沦为一个失败的“和平倡议”还有待观察。
《半岛电视台》网站截图
对于美方的作用,《半岛电视台》7日的一篇报道援引美国研究机构的报告称,自本轮冲突开始以来,两届美国政府已向以色列提供了超210亿美元军事援助。“如果没有美国的资金、武器和政治支持,以色列军队不可能在加沙造成如此大规模的破坏,也不可能在整个地区升级军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