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整两年。两年的冲突已使国际社会对以色列的态度发生显著转变。这场冲突给巴以双方的未来带来哪些影响?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李子昕在接受总台环球资讯广播专访时表示,两年来,以色列似有得却更有失,巴勒斯坦人道危机加剧,“两国方案”遭遇空前困境。
以色列——军事层面似有“得”
·以色列凭借军事优势在中东地区建立了军事威慑,甚至是军事霸权。
·通过多条战线的军事打击,削弱了曾经的什叶派抵抗力量,降低了以色列面临的威胁层级。
10月7日,以色列民众参与抗议活动时举起被扣押人员的照片
以色列——综合利益的“失”
·安全层面:虽然对手实力被削弱,但以色列绝对安全的地缘政治环境更加遥不可及,非传统安全因素仍将对以色列造成极为严重的困扰。
·军事目标:以色列设定的目标——解救被扣押人员和彻底清剿哈马斯难以通过军事手段实现,以色列耗费巨大的军事资源,但两年后仍有数十名被扣押人员未能获释。
·国内矛盾:以政府与军方矛盾激化,社会经济发展受军事行动拖累,社会民意严重撕裂。
·国际外交:以色列在国际上受到空前孤立,曾经对以支持的西方国家立场出现重大动摇,以色列的国家形象和软实力遭受重挫。
在加沙地带汗尤尼斯,一名巴勒斯坦学生在废墟中坚持学习
巴勒斯坦的危机
人道主义危机: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民众生存权、发展权和健康权难以保障,人道主义危机不断恶化。
政治前景:冲突导致以色列政策向激进右翼发展,削弱了基于“两国方案”建立独立巴勒斯坦国的现实基础和政策空间,巴勒斯坦问题处于有史以来最危急时刻。
国际博弈:未来各方围绕巴勒斯坦问题的博弈将继续,防止冲突和难民危机外溢是地区各国的首要关切,但美国的偏袒使得回归“两国方案”的国际共识面临巨大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