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我通过手机观看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秋晚会。在这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我沉浸式感受了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元素。中秋晚会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流淌出团圆和美好的意境。”在上海交通大学求学的台湾青年景之俊说,“中秋的明月是两岸同胞共同的文化符号,无论身在何方,我们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中天一轮满,秋野万里香。10月6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中秋晚会如约而至。整台晚会借月抒怀,在《山月满》《是吾乡》《一轮秋》三大篇章中徐徐展开,将家国情怀、文化底蕴与巴蜀山水巧妙相融。
在重庆从事音乐教育工作的“95后”台湾青年张永楷表示,三大篇章恰似勾勒出中华文化的情感地图,每个篇章都充满诗意,体现出我们两岸同胞共有的文化审美。谈到印象最深的节目时,张永楷说,任贤齐与胡夏合作演唱的《沧海一声笑》,配上峨眉派女子功夫团的表演,刚柔并济间展现的不仅是武术之美,更是深植于两岸共同文化基因中的侠义精神。这一幕让他回忆起曾经在台北看的武侠电影展,那些快意恩仇、惩恶扬善的故事又浮现在脑海,这原本就是海峡两岸同胞共同的价值观。
“我是来自台北的侯佩岑。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中秋这轮明月在中国人的心中都是格外地圆、格外地美。”晚会一开始,主持人侯佩岑的出现,瞬间拉近了两岸同胞的距离。张永楷说:“看到侯佩岑熟悉的面孔,听到她送上中秋祝福,我们台湾同胞感觉很温暖。这时的她不只是一名主持人,更像是沟通两岸的桥梁。”
台湾歌手、自媒体博主圆圆表示,总台秋晚舞台很有意境,整体节目编排独具匠心,主持人的串词也充满温度,让她深刻体味到了中华文化的浪漫深邃。此外,在微纪录节目《守望》和《新生》真实朴素的叙事中,她感受到了四川人民的坚韧与勇毅。
四川德阳作为今年总台秋晚的举办地,当地的多元文化元素得到了全方位展示。晚会主舞台坐落于德阳玄珠湖畔,依托真山真水营造出“月从蜀道升,人向镜中圆”的深远意境,为全球观众呈现了一场独具巴蜀风情的团圆盛宴。“说唱节目《火辣的毛血旺》创意十足。在街头巷间,歌手用节奏明快的四川方言Rap,将川剧、火锅、大熊猫等元素巧妙串联,令人心驰神往。”台湾青年刘育宇说,他发现晚会中有很多充满川味的节目,不仅展现出了四川的文化魅力,也传递出了暖暖的温情。
台湾同胞薛颖穜长期在大陆从事文化产业。在他看来,这场中秋晚会才是中国传统文化该有的样子。想到自己做文创时,薛颖穜发现很多两岸年轻人都钟情于传统文化元素,这表明两岸同胞同根同源,有许多文化和审美理念是相通的。文明从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永远流动的江河。秋晚节目《青铜》对此演绎得淋漓尽致。薛颖穜说,机器人与青铜像对望的那一刻,仿佛看到了古蜀文明与未来科技的对话,这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这个独特创意不仅展示了科技赋能文化的无限可能,更展现出中华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的蓬勃生命力。
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中秋佳节都是团圆、美满、永恒的象征,是家人跨越山海也要奔赴欢聚的日子,是对亲人、好友最深切、最柔软的思念,更是对千里共婵娟、金瓯永无缺最热诚的祈盼。愿中国人的每一天,都像中秋节那天的月亮一样,澄澈、明亮而圆满。(作者: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