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17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向联合国大会负责行政和预算事务的第五委员会提交2026年度拟议方案预算时警告,如果会员国不能按时全额缴纳会费,联合国将面临一场“破产危机”。他还表示,当前的流动性危机不仅会影响明年,还可能波及2027年。
这份32.38亿美元的经常预算案,比2025年核定预算下降15.1%。修订后的预算案还将原提案的超过1.38万个岗位削减至不到1.16万个,较2025年减少18.8%
联合国官网报道截图
古特雷斯表示,联合国当前的财政前景“极度脆弱”。高额拖欠、缴费延迟和退还贷项等问题正在威胁联合国的现金流,并削弱其核心运作能力。
联合国经常预算的资金来源于会员国的强制性会费分摊。截至目前,193个会员国中仅有136个全额缴纳了会费,包括美国等在内的若干主要出资国尚未全额缴费。
联合国为何会面临“破产危机”?危机是结构性问题还是临时性困难?
北京语言大学联合国研究中心主任贾烈英:
·这个问题不是新问题,联合国历史上经常出现财政危机。其原因是结构性的,不是临时性的。
·这首先同联合国会费缴费制度相关。比如,缴费大头是来自少数几个主要国家,如果这几个主要国家中有一个或者几个不能及时缴纳,影响就很大。截至目前,最大的拖欠国就是美国,拖欠了约30亿美元。
·对于会费拖欠,联合国没有什么办法。联合国无法发行债务,也不能对拖欠的国家进行惩罚,更没法透支。
·即便经费紧张,联合国该做的工作还必须得做,也就是说,该花的钱还必须花。比如各种全球性会议还得开、人员要发工资、很多地方还派驻了维和部队……
·从决策的角度讲,联合国的财政预算方案需要193个国家协商一致,任何国家都可以把缴费跟自己政治诉求相挂钩,比如不满意某个方面、某种使命,就会拖欠某种机构的费用,形成一种以欠费来换谈判筹码的做法。秘书长古特雷斯也提出了一些财务改革的建议,比如:暂停退款——头一年花不了的,第二年是否可以不退。按联合国的制度要求,花不了必须退。但会员国也还没达成共识。
联合国的“破产危机”会对其核心职能产生什么样的具体影响?是否会影响其权威性与公信力?
北京语言大学联合国研究中心主任贾烈英:
·应该说在可预见的未来,联合国捉襟见肘会是常态,这对很多具体工作会有影响。
·比如很多核心职能就得收缩。像联合国秘书处是国际公务员最集中的地方,无论是翻译、会务,还是观察选举、条约登记等工作都需要人做,裁撤岗位肯定会影响其功能。
·其他职能比如维和,出兵国派出士兵去执行维和任务,联合国得给出相应的补偿,尤其是受伤乃至牺牲的士兵。还有发展系统的各种机构,虽然像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开发计划署这样的机构主要靠自愿捐款,但它们的行政后台与驻国别办事处需要大量共用经常预算,如果说联合国会费都已经很紧张了,肯定会影响到它们的工作。
·联合国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肯定受到影响。如联合国通过的各种决议执行不了,大家肯定就不相信了。它的权威性、公信力确实会因此打折扣。而其他机构可能会趁机填补“真空”,使联合国边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