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与哈马斯近日达成停火,根据停火协议第一阶段内容,以色列原本应于15日重新开放位于加沙地带南部的拉法口岸。然而14日以色列方面表示,由于哈马斯未能按时移交所有被扣押人员遗体,以方决定暂停重新开放拉法口岸。以色列外长萨尔16日在意大利出席会议时又表示,拉法口岸大概率将在当地时间19日重新开放。
拉法口岸在缓解加沙人道危机方面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西北大学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王晋:
拉法口岸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它连接的是加沙地带与埃及的西奈半岛。在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之后,国际社会开始源源不断地试图向加沙地带运送救助物资,绝大部分救助物资被存储在了拉法口岸附近。
在经历两年多冲突之后,以色列军队在加沙北部进行了反复的扫荡,因此绝大部分的加沙民众要逃向加沙地带的南部。因此拉法又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中心区域。
拉法口岸重开究竟取决于什么?
西北大学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王晋:
拉法口岸的关或者开,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救助形势的好与坏。现在确实以色列选择关停,会使得以色列承受巨大的国际压力和国际道义批评。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拉法口岸会成为观察整个巴以冲突,或者观察加沙停火协议是否能够延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节点。
至于19日会不会重新开放拉法口岸,恐怕以色列外交部长萨尔的表态不算数,还是需要以色列的安全内阁做出一个集体的决定。
哈马斯方面表示,目前已经向以色列移交所有已经找到的被扣押人员遗体,而寻找其他遗体面临困难,原因是一些遗体被埋在建筑物和地道的废墟下,还有一些位于以军控制区,加沙地带也缺乏能挖掘出遗体的重型机械。
在归还剩余被扣押人员遗体问题上,如何评价哈马斯给出的理由?这一问题又将如何影响加沙后续停火?
西北大学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王晋:
哈马斯的理由有合理的一面,可能根据哈马斯的描述,有些被扣押人员的遗体确实是在以色列军队的控制区内。同样有些被扣押人员遗体埋在了坑道内,坑道可能被炸毁了。还有些被扣押人员的遗体可能根本就找不着了,所以这些可能是真的理由。
但是客观来说,如果真的有些埋藏遗体的地点找不到,或者有些遗体找不到了,哈马斯在谈判之前,或者在第一阶段停火谈判的过程当中,实际上完全可以如实相告。而在停火协议开始执行之后才告知,会引发以色列国内右翼情绪的反扑。
如果哈马斯没有办法有效地移交被扣押人员遗体,以色列可能会采取渐进的施压手段,直到冲突重新爆发。
编辑 | 罗光旭
签审 | 王昆鹏 李琳
监制 | 刘轶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