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正文
文博日历丨浓淡总相宜!这两份“秋色”尽显中式美学
2025-10-20 15:00:30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央视新闻客户端编辑:苏锐

文博日历丨浓淡总相宜!这两份“秋色”尽显中式美学

文博日历丨浓淡总相宜!这两份“秋色”尽显中式美学

秋日里的黄色或明丽或静谧

一浓一淡尽显中式美学

你心中的最美秋色是哪一抹黄?

今天来认识两件文物

它们的颜色与秋景绝配!

01

浇黄or米黄

哪种更让你心动?

先来看这款“朦胧美”的黄釉暗龙纹盘

盘内壁边缘萦绕着一层淡淡的虹彩

这是令人心动的 “蛤蜊光”

像蒙着一层薄纱的彩虹

文博日历丨浓淡总相宜!这两份“秋色”尽显中式美学

盘里心暗刻正龙图案

盘外壁为素面

近足部暗刻海水波浪纹

简单的线条配上温润又灵动的黄釉

低调又奢华

文博日历丨浓淡总相宜!这两份“秋色”尽显中式美学

这是明弘治年间烧制的浇黄釉盘

弘治时期的黄釉器釉色娇嫩,色彩淡雅

无论是制胎刻花、施釉光色还是烧造工艺

都是明代黄釉器中的最高水平

 

再来看这一款米黄釉菊瓣盘

它的美则是另一种模样

釉色像刚碾好的熟米

柔和得近乎通透

文博日历丨浓淡总相宜!这两份“秋色”尽显中式美学

盘身的菊瓣纹路清晰利落

釉面光洁得没有多余杂色

摸不着却仿佛能感受到那份细腻温润

这是清雍正十二色菊瓣盘其中的一件

是雍正各釉色菊瓣盘中的上品

文博日历丨浓淡总相宜!这两份“秋色”尽显中式美学

两盘相较

一个温润透亮,一个淡雅柔和

跨越了两个年代的黄釉色

各自显现出不一样的美

02

黄釉色有深有浅

每个层次都有韵味

黄釉分高温黄釉低温黄釉

高温黄釉以唐代寿州窑为代表

低温黄釉瓷器创烧于明洪武景德镇官窑

其中明弘治朝的浇黄釉

被视为黄釉瓷器的典范

弘治盘的 “蛤蜊光”

正是低温浇黄釉历经数百年

釉面分子缓慢老化

产生细微开片与析晶的结果

是自然馈赠的 “岁月勋章”

文博日历丨浓淡总相宜!这两份“秋色”尽显中式美学

雍正盘的温润匀净

则源于雍正朝极致精细的制瓷工艺

釉料配比更精准、施釉更均匀

烧成温度把控更严苛

让釉面致密如脂

文博日历丨浓淡总相宜!这两份“秋色”尽显中式美学

即便历经时光

少了那份沧桑的 “虹彩”

却多了几分人工雕琢的 “雅致”

03

它是瓷器色彩中的

中正御色

明清时期

我国制瓷业迎来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

纯色釉的瓷器成为皇家祭祀用器

就是明清两代发生的变化

文博日历丨浓淡总相宜!这两份“秋色”尽显中式美学

△明嘉靖款黄釉盘,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黄色一向是尊贵身份的象征

黄釉瓷主要为明清宫廷的御用瓷

文博日历丨浓淡总相宜!这两份“秋色”尽显中式美学

△清康熙款黄釉锥把瓶,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按呈色和制作工艺

可分为浇黄、蛋黄、蜜蜡黄等众多品种

文博日历丨浓淡总相宜!这两份“秋色”尽显中式美学

△明嘉靖款黄釉盘,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在沈阳故宫博物院的

“一色千秋——沈阳故宫藏颜色釉瓷器展”

除了众多明清时期的黄釉瓷器外

还有青釉、白釉、蓝釉、窑变釉以及仿古釉

文博日历丨浓淡总相宜!这两份“秋色”尽显中式美学

风格多样的各釉色瓷器

展现古人对色彩美学的追求

尽显瓷器承载的美学意境和文化内涵

 

是喜爱浇黄的岁月留痕

还是钟情米黄的细腻温润?

这两抹穿越时空的黄

共同诉说着中国瓷器的极致美学

文博日历丨浓淡总相宜!这两份“秋色”尽显中式美学

文博日历丨浓淡总相宜!这两份“秋色”尽显中式美学

监制丨唐怡

制片人丨武慧锋

文案丨隋博宇

视觉丨喻偌洢

技术丨汤沛

审校丨左中明 储佩君

统筹丨刘莹 田昊原

特别鸣谢丨沈阳故宫博物院 总台辽宁总站 中国文物报社

指导单位丨国家文物局

标签: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