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直观中国     |       原创     |       印象内蒙古     |       一带一路     |       老外在内蒙古     |       103旗县
顾秉林 包九中走出的清华人
2022-03-17 11:27:48来源:包头日报编辑:张国文责编:胡晓萌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res01_attpic_brief (3)

  开栏语

  包头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多元文化交续相通,多民族和谐共融,谱写了民族团结的交响乐章。包头地域辽阔,山水相依,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一五”时期六个重大项目落地包头,奠定了我市坚实的工业基础,取得了为世人瞩目的工业成就。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年来,包头聚力转型升级,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格局正积厚成势。无数包头儿女为城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付出了诸多心血才智,这其中的一些人已远赴异地他乡工作生活。

  为集聚更广泛的关注支持,推动我市更快更好发展,市政协文化文史资料和台侨联络外事委员会、包头日报社联合开设《包容大气勇立潮头——天南地北包头人》栏目,旨在展示曾出生、学习、成长、工作在包头的国内外精英人士、优秀人物的风采,树立包头海纳百川、蓬勃向上的良好形象,吸引更多心怀桑梓、情系故土的人士为包头发展献计出力,共同推动繁荣昌盛、欣欣向荣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包头取得更大成绩。

  顾秉林,1945年10月出生于吉林省德惠市,1957年随父母来到包头,在包头度过青少年时代。1965年考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70年大学毕业留校工作,先后在清华大学固体物理研究班、丹麦奥胡斯大学学习,1982年获博士学位。曾任清华大学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物理系主任、研究生院院长、副校长、校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科协主席、第十一和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等。现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和材料科学家、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北京市科协名誉主席。长期致力于物理学和材料科学的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在凝聚态物理方向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1957年,12岁的顾秉林随父母来到包头,在包头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代。1957—1964年他在青二小、包九中上学时就是品学兼优、出类拔萃的学生。1965年他考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70年大学毕业留校工作。从此,顾秉林与“清华”结下了不解之缘。

  50余年弹指一挥间,从风华正茂、挥斥方遒到年过古稀、壮心不已,从三尺讲台教书育人到主政清华成为一校之长,根植于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逆境中求发展、求创新的科学精神,贯穿于顾秉林职业生涯的始终。

  ●追求卓越 勇争一流

  谈起顾秉林,清华的老师和同学都会提到他的数个“清华之最”:

  他是高考入学分数最高的学生之一;是改革开放后最早(1979年)一批公派留学人员中的一位;是最先(1982年)获得国外大学博士,又于同年最快返回到清华母校的人。1984年他被破格提升为副教授,1988年成为当时学校最年轻的教授和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 作为清华大学校长,2010年在2700万人参与的搜狐网教育评选“中国最具魅力校长”活动中名列前茅。

  这一系列的清华之最,反映出他一贯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2003年—2012年任清华大学校长期间,他努力把清华每个人追求卓越的行为转化为学校整体追求卓越的行动。带领学校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取得显著成绩。

  2011年底,在清华新百年的“第一个五年规划”讨论会上,在清华大学2002年至2011年的总结中,我们可以看到清华所取得一系列成就:一级国家重点学科数居全国首位;优秀博士论文数居全国首位;国家名师奖居全国首位;校科研经费数、获得国家科技奖励数、在国际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数以及SCI被引用篇数、授权专利数等,连年保持全国高校首位。更为可喜的是吸引了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教授,菲尔兹获得者邱成桐教授等国际顶尖学者及大批中青年领军人才来校工作。

  顾秉林任校长期间,还建立了覆盖全国27个省区的“扶贫”现代远程教学站,每年无偿提供逾3000学时培训课程。在一流大学建设进程中,学校新增了近二分之一的建筑面积,绿色大学和节约型大学建设成效显著,清华成为十四个“全球最美丽”大学之一。

  ●坚持真理 开拓进取

  顾秉林并不盲目追求社会舆论或时尚潮流的风头,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循常理、不跟风”。

  2003年抗击“非典”时,有建议说上级领导曾指示学校应让学生回家。顾秉林却带领领导班子做出了极具挑战的决定,让清华25000名学生留在学校,防止他们分散到社会上被感染。他说“校长的第一责任就是要保护学生,这是不能动摇的原则。”正是这种对学生的关爱,使得清华在紧急时刻,实现了让学生“一个也不能少”的目标,为抗击非典做出了贡献。

  而“一个也不能加”是另一个不跟风的例子。有一阵子许多大学千方百计扩大招生规模,给清华带来极大的压力。扩招,学生高兴,家长满意,学校没有损失,甚至可以借此争取更多资源,何乐而不为呢? 对此,顾秉林认为,学校要聚精会神抓质量,一心一意出人才,妨碍人才质量的事情坚决不干,要顶住压力,招生人数“一个也不能加”。

  顾秉林任职期间,还为清华大学创办医院、引进金融学院、筹建苏世民学院做好了前期准备,为清华进一步发展扩大了空间,打下了基础。

  ●饮水思源 心系母校

  顾秉林历任清华大学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物理系主任、研究生院院长、副校长、校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科协主席、第十一和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等。他还获得了美国圣母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英国拉夫堡大学、法国里昂中央理工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财经大学名誉博士学位,日本东北大学讲席教授、丹麦奥胡斯大学名誉教授。1999年、2005年、2010年分别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

  顾秉林长期致力于物理学和材料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在凝聚态物理方向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两次)、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国家教委(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特等奖、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谈起50多年来取得的这些成就,顾秉林总是深情地说:“我最应该感谢的就是我的母校、我的师长。我最难忘的中学时代是在包九中度过的。那里有我朝夕相处近5年的来自五湖四海但又亲如兄弟姐妹的同学,有恩重如山的师长。在那里铸就了我的人格,孕育了我的理想,奠定了我的人生基础。我正是从那里出发,踏上了为实现远大理想而不懈奋斗的征程。”

  之后,虽然离开了包头,但他一直关注着包头的发展。近十多年来,他曾多次回到包头,回到母校。他到过包钢等不少大企业,接触了许多信心满满的包头人,感受到了包头的勃勃生机,也真诚期盼各界有识之士为包头发展绘美好蓝图、创宏伟基业。(记者 万菲)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