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直观中国     |       原创     |       印象内蒙古     |       一带一路     |       老外在内蒙古     |       103旗县
呼和浩特:“强首府 ”的“高分值”答卷
2022-03-17 19:25:28来源:央广网编辑:张国文责编:胡晓萌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党和国家为内蒙古确定的战略定位,内蒙古坚持不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加快建设“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书写内蒙古发展新篇章。

  回望2021年,走进2022年。“十四五”开局,内蒙古十二盟市已全部绘就了“十四五”发展蓝图。央广网内蒙古频道特推出“开局十四五看内蒙古”系列报道,聚焦十二盟市经济社会发展动态,集中呈现各地立足实际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央广网呼和浩特2月21日消息 “十四五”开局以来,呼和浩特开始实施“强首府”工程,全面建设体现新发展理念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2022年内蒙古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支持呼和浩特实施强首府工程,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

  2月10日,呼和浩特市委副书记、市长贺海东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呼和浩特已经到了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时此刻,我的发言不仅是新一届政府全体人员的任职汇报,更是未来五年接续奋斗的‘动员令’‘出师表’‘宣言书’。我们一定要以实实在在的业绩,交一份组织认可、群众满意的‘高分值’答卷。”

  “挑大梁”强首府,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2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支持呼和浩特的强首府工程,并明确在乳业、千兆城市、云计算及数字化产业、物流业、旅游业等重点产业上给予支持。

  呼和浩特的最新数据表明,“十三五”收关,首府地区生产总值跨过3000亿大关。而“十四五”的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5年增长1000亿,这对其他首府城市而言或许太过容易,但在呼和浩特这样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城市也是有压力的。记者采访的内蒙古经济学家表示:在国家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格局下,呼和浩特只要合理布局产业空间,利用“首府”在人才、科技和新型产业上的吸引优势,其巨大发展空间和潜力是不容置疑的。

  为了完成计划,从2021年开始,呼和浩特市启动“六大产业集群”三年行动计划。在原有产业基础上持续开展“强链补链延链”行动。以“六大产业集群”为重点,坚持“生态优先”高质量发展理念,不断提升产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水平,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2个、千亿级工业园区3个、百亿级企业10家、上市挂牌企业10家。

呼和浩特:“强首府 ”的“高分值”答卷

  呼和浩特智慧城市平台(呼和浩特市委宣传部供图)

  如果上述规划实现,呼和浩特市完全可以超额完成5年1000亿增长的目标。现实基础也给了呼和浩特信心,乳业销售突破2000亿,中国云谷、中国硅谷持续发力,清洁能源产业集群的70个重点项目陆续跟进。

  从2021年开始,内蒙古大力推进“科技兴蒙”战略,呼和浩特高新区全国排名提升10位,上海交大呼和浩特科技创新中心、中国农科院北方现代农牧业技术创新中心、中国农大内蒙古现代农牧研究院、哈工大呼和浩特成果转化中心、紫光新华三中央实验室、中石化北方研发中心等一大批科研机构入驻首府。在高铁开通,进京两小时实现之后,呼和浩特强势实施“十万大学生留呼工程”,2022年内将吸引3万名高校毕业生在呼创业就业。

  “十四五”是呼和浩特重塑首府形象的重要五年,在内蒙古新的发展背景下,“强首府”不仅是首府的需要,更是呼和浩特的责任和担当。位列“呼包鄂乌”一小时经济圈核心,作为“京津冀”两小时经济圈服务“腹地”和“外溢产业”承接地,呼和浩特有了更广阔的发展机遇。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在中蒙俄经济走廊中起到重要作用,这是呼和浩特更大发展空间的“大格局”。

  “五宜”上下功夫,打造高品质城市

  择一座城安一个家,呼和浩特是否能够成为寄托梦想的安居乐业之地,承载诗与远方的栖居之地?事实上,自然环境和便捷交通已经为这个梦想提供了现实基础。

  “首府要在振兴产业的基础上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学、宜养、宜游的高品质城市。”2021年,呼和浩特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市委工作报告明确提出首府要打造“五宜”城市,让诗与远方的幸福生活落在寻常百姓家。

呼和浩特:“强首府 ”的“高分值”答卷

  呼和浩特市满眼绿色的景观河一角( 呼和浩特市委宣传部供图)

  幸福感来自生活,在过去的一年中,呼和浩特市在进一步降低群众生活成本,提升城市生活品质上下功夫,让市民吸得上清新空气、吃得上放心食品、用得上便捷交通、看得到满眼绿色。

  “我们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完成了333个老旧小区改造,新建口袋公园、社区游园186处,城市绿道220公里,27条市政道路建成通车,打通断头路22条,特别是打通了群众期盼已久的兴安南路断头路,有效解决了城区向南‘出口难’问题。”2022年内蒙古两会上,贺海东市长接受央广网专访时表示,呼和浩特在2021年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18天,从根本上解决了老百姓的“心肺之患”。城区污水处理“小马拉大车”问题也基本得到解决,还荣获了“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殊荣,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美丽青城草原都市”什么样?回答是“依山而行、傍水而憩、穿林而游、踏草而嬉。”

  搭建生态廊架,构筑生态廊道,盘活城市绿地整体经脉。2021年,呼和浩特市绿道长度达326公里,总长度居内蒙古绿道首位。

  地铁1、2号线建成投运、京呼高铁开通运行、4条城市快速路建成通车以及综合立体交通体系不断完善,呼和浩特市强力推进“疏堵保畅、还路于民”行动,成为全国主要城市中交通改善较好地区。

  截至2021年10月,呼和浩特市578个工程项目涉及47万户“回迁难”“入住难”“办证难”问题得到解决,共有25万户居民拿到期盼已久的房本。

  新城区第一实验小学、北垣小学北校区、呼和浩特第四中学分校、中央民大附中呼和浩特分校等一批中小学立项、开工,可以看出首府打造“宜学”城市的信心和决心,让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能好上学、上好学。

  另外,首府围绕健康医养、生态游养、运动体养、食疗药养布局康养业态,把首府建成北上草原、西行大漠、南观黄河、东眺京津的重要旅游集散中心。“宜养”、“宜游”的城市理念和设计,让国内外游客在首府饱览美景、吃遍美食、休闲避暑、特色购物。

  布局“中国云谷”,树立新发展标杆

  从大数据、云计算,到信息制造、人工智能,呼和浩特在6年前便全面布局“中国云谷”。

  呼和浩特向南20公里,位于和林格尔新区的大数据云计算信息园区,便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云计算产业基地。

  云计算数据中心对环境的要求比较高,适合建立在能源丰富、电力充足、气候寒冷、地质稳定的地区。呼和浩特全年平均气温8℃,一年约有5个月不需要空调制冷,可以为数据中心节约大量电力成本。同时地震、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较少,是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产业的理想之地。

  从2016年开始,和林格尔新区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打造的云计算产业基地。目前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在此建设了国内最大规模的云计算数据中心基地,三大运营商已累计完成投资上百亿元,服务器装机能力达到70万台,远期规划规模368万台,居全国第一。

呼和浩特:“强首府 ”的“高分值”答卷

  位于呼和浩特和林新区的“中国云谷”(呼和浩特市委宣传部供图)

  呼和浩特市政府党组成员、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管委会主任朱建国介绍,和林格尔新区是自治区和首府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和先行区。

  今后一个时期,新区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重中之重,倾力建设“中国云谷”。到2024年底,建成国家级数据中心集群和北方算力中心,围绕数据中心的上下游方向,打造自治区科技创新和人才集聚高地。

  截至目前,新区吸引百度、阿里、腾讯、浪潮、滴滴、苏宁易购、中石化等10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教育部、国家信息安全中心等国家部委数据存储等业务入驻;中科曙光、中兴能源、华为等一批大型数据中心和灾备中心入驻,共注册云计算、大数据科技企业400余家,初步形成了包括数据存储、清洗加工等核心业态,电子信息制造、软件和信息服务、服务外包、电子商务、人工智能创新孵化等关联业态为一体的大数据产业链条。

  升级“中国乳都”,引领奶业振兴

  国人每喝掉5杯牛奶,就有1杯来自内蒙古。

  伊利、蒙牛等一批国际知名乳企快速崛起,乳制品加工产业持续壮大,品牌影响力持续提高,为国人提供了“内蒙古味道”。

  2021年,呼和浩特“从一棵草到一杯奶”的全产业链布局进程加快,以乳业为核心的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和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全面推开。在全区奶业振兴战略的推动下,“中国乳都”开始向“世界乳都”迈进。

  2021年6月1日,呼和浩特市长贺海东与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共同出席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呼和浩特千亿级“1号工程”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项目规划建设以及推进情况。

  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将实现生态、社会与经济效益的综合提升,全域范围蓝绿比超过54%,在产业配套和城市功能完善的情况下,到2035年可实现生态、社会与经济效益的综合提升,年GDP贡献将可达到1982亿,年财政收入可达196亿,直接及间接就业人口超过35万人,新增就业岗位14万个,区域总人口将达到50万人。

  2022年内蒙古两会期间,蒙牛集团总裁卢敏放接受央广网采访时表示,中国奶业发展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对内蒙古奶业来说,也正处于“借大势、成大事”的历史机遇时期。蒙牛正在全力推进中国乳业产业园项目建设,以呼和浩特为原点,以中国黄金奶源带为版图,蒙牛肩负乳业民生重任,启航奶源高质量发展。

  乳业,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市场终端,一二三产业都有涉及,是典型的“粮头食尾”全链条产业,是保障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稳定器”,也是关系到十几亿消费者生活的民生产业。

  近期,中国乳业产业园八期项目在呼和浩特市举行投产仪式,这是亚洲规模最大的智能高端低温乳品工厂,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

  中国乳业产业园项目以和林格尔乳业开发区为落位空间进行规划,计划通过5—8年时间打造零碳、可持续、全产业链未来乳业示范样板基地,牵引带动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做强做优,以此来推动将内蒙古打造成中国乃至世界乳业先行示范区,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起到引领发展的标杆和示范作用。

  作为全球唯一汇集了伊利、蒙牛两大世界乳业十强的城市,2020年呼和浩特市乳制品产业实现销售收入约2200亿元,占全国比重达51%。目前,呼和浩特市有敕勒川乳业开发区、和林格尔乳业开发区2个专门以乳业命名的工业园区,集中培育发展乳制品产业集群。

  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蒙牛乳业产业园两大全产业链升级项目,正式吹响了“中国乳都”向“世界乳都”迈进的号角。

  2021年,呼和浩特城市面貌日新月异,舒适度更高了、机会更多了、旅游业更完善、教育环境更优……首府市民能切身体会到,首府既扮靓“面子”又做实“里子”,生活品质正在全力提升。

  2月10日,呼和浩特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2022年,呼和浩特要干50件大事。桩桩件件的大事,都和每一位市民息息相关,目的都是为了给市民带来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

  2022年,走好新的“赶考之路”,书写新的“发展答卷”,期待“美丽青城草原都市”的华丽蝶变。(记者 田凤元)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