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安徽频道报道(刘旭东):近年来,宿州市敏锐把握“互联网+”发展大势,大力发展以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数字产业,先后荣获“全国量子通信节点城市”“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华东地区最具特色的云计算中心”等称号,获批全省唯一的云计算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云都宿州”的城市名片越来越响亮。
一切从零起步 开启数字产业新篇章
在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结束之际,宿州,正走在历史发展的十字路口——城市建设已经拉开帷幕,人口集聚已成趋势,但是缺乏有力的产业支撑,人口众多而又没有人才资金优势,城市发展动力不足……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弯道超车。宿州市委、市政府瞄准“大数据”“云计算”等IT行业的前沿课题,作出“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战略部署,决定建设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并将云计算作为首位产业大力推进,每年安排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云计算产业发展。
2013年2月,宿州高新区正式成立,确立了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逐步建成以云计算、智能制造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思路,重点围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3111”工程,不断完善产业链,打造数字经济新高地。宿州高新区坚持发展云计算、智能制造“双首位”主导产业,首创“率先发展基础云、同步建设平台云、全面开发应用云”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目前,园区注册落户云计算大数据和智能制造相关企业1600余家。2020年,基地实现全口径产值约265亿元,先后引进华为、腾讯、阿里巴巴等数十家龙头企业齐聚宿州,真正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发展裂变。
发挥头雁效应 招大引强培育产业集群
宿州市瞄准互联网行业的头部企业,以最大诚意、最优服务、最好环境,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进企业需求,努力当好“金牌店小二”,为项目落户、协议落地、工作落实提供高效服务,吸引了一大批互联网航母企业来到宿州。
“腾讯将助力宿州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发展,打造更多具有‘云都特色’的城市数字化‘新硕果’‘新名片’。”腾讯公司政务云副总裁王景田对宿州市坚持推进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促进各领域智能化、智慧化升级的先进理念赞赏有加。他表示,腾讯会继续加大在宿州的资源投入,相信一定会让公众享受到数字化转型的丰硕成果。
“我们发现宿州的区位优势非常优越,交通便利,且产业优势非常适合公司的发展。”华瑞赛维(宿州)科技有限公司是工信部信通院和法国必维集团的合资企业。作为全国第一家集5G终端、物联网应用、场景模拟和应用、车联网、卫星导航及卫星互联网五大实验室为一体的综合型国际化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该公司致力于打造全球一流的检测认证服务国际标准示范基地。该公司总经理施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宿州的投资环境赞不绝口。
腾讯未来城、阿里新制造、华为数据中心、浪潮云计算中心、华瑞赛维5G实验室……随着这些互联网头部项目进驻宿州,一个庞大的云计算数据平台正在散发着越来越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
聚合裂变释能 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如果说过去宿州云计算、大数据发展,已经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那么,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眼下的宿州数字经济发展正在酝酿实现从“1”到“N”的裂变。
作为皖北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试验区的核心载体、安徽省云计算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基地,宿州高新区紧盯“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围绕园区主导产业,切实打牢基础、培植优势,努力拓宽发展新空间,主动全面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一方面,发挥数字经济优势,不断加快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积极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另一方面,坚持主导产业不动摇,持续深耕云计算、智能制造全产业链发展,加速数字经济培育。利用绿色数据中心和标准化厂房,着力引进生态圈重点企业,引进半导体、手机制造、智能终端等龙头项目,加快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构建园区现代产业体系,增强园区产业核心竞争力。据了解,目前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过60%,线上经济与智能制造生态闭环逐步成型。
围绕打造华东地区规模较大的数据中心基地,宿州积极争取列入“东数西算”10个国家枢纽节点之一的芜湖集群。目前,已建成运行两栋大型数据中心,另有3栋完成主体建设,广电数据中心等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中。2021年,全市新建5G基站1551个,累计建成5G基站4051个,实现5G网络主城区全覆盖、县城乡镇重点覆盖。自建完成宿州——上海双路由架构网络,出口带宽4T,环网传输时延低于10ms、单项时延低于7ms,成为安徽省第一个双路由网络直连上海的城市。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