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辣椒喜获丰收。
一条条公路连接千家万户。
甘谷县城。
条条道路纵横交错、幢幢高楼鳞次栉比、项目建设热潮涌动、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初夏时节,行走在甘谷大地,目光所及,尽是一幅幅和谐美好、欣欣向荣的景象。
甘肃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甘谷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全县经济社会和党的建设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效。
坚持以农为本 推进乡村振兴
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在新的起点上,甘谷县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
——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常态化开展脱贫人口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集中力量建设了六峰铁坡山、磐安沐浴梁、安礼路沿线、金山米谷川区域等一批乡村建设示范片带和示范村,为乡村振兴探索了路子、提供了经验。
——农业产业持续向好,全县果品、蔬菜、养殖业规模分别达到60万亩、30.3万亩、222万头(只),磐安西沟流域苹果矮密园、安远散渡河流域设施农业、礼辛清溪河流域设施蔬菜等一批产业基地初具规模,甘谷辣椒形成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甘谷苹果”荣获全国优质苹果大赛金奖,“甘谷花椒”“甘谷大葱”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积极探索整流域综合开发、“五位一体”劳务输转等模式,扶贫车间转型升级发展走在全省前列。
——精准落实教育、医疗、兜底保障等政策,累计投入113.3亿元,解决了52万多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存量危房全部“清零”,行政村硬化路、标准化村卫生室、宽带网络、动力电实现全覆盖。
——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实施“三大革命”“六大行动”,全域无垃圾治理稳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多点开花。
如今,甘谷县正按照打造魅力“甘味”特色农产品基地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定位,持续发力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补齐民生短板 提升群众幸福感
近年来,甘谷县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着力解决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民生问题,全县民生和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
——民生领域累计投资160.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90%。多举措开发就业岗位,多渠道组织劳务输转,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住房保障、救济优抚等政策全面落实,城乡居民养老、基本医疗保障等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老年养护院、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成投用。
——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划拨土地245亩,新建了一中科技楼、学生公寓楼及体育场,二中教学楼、三中初中部、六中新校区、新兴小学、新兴幼儿园等一批校舍,新增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位6100个、学前教育园位4300个。
——城乡医疗基础条件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中医院医技综合楼建成投用,县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迁建进展顺利,县人民医院创建为三级乙等综合医院。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全民健身蔚然成风,《椒乡里的麻辣事》在国家大剧院成功展演,《甘谷县志(1985-2011)》出版发行,建成乡村舞台195个、文化广场70个。
——统筹推进大城区、小城镇、美丽乡村建设,实施甘麦二级公路、客运中心、大庄水库、礼辛水库等各类重大项目563项,完成投资277.9亿元。
——坚持不懈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实施了引洮供水二期、城区集中供热、地下管网、滨河路风情线等市政项目,改造甘摩厂、车场街等棚户区5处,开发住宅小区55处230万平方米,敷设天然气管网62公里、供热管网32公里,建成了一批便民市场、停车场和公厕。
——因地制宜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着力补齐镇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引导人口、产业和生产要素向镇中心聚集,磐安、六峰、安远、礼辛等小城镇集聚效应初显。
一件件顺民意、暖民心的民生实事,让甘谷县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突出工业强县 经济发展向稳向好
2022年3月11日,杰瑞1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开工仪式在甘谷县六峰镇举行。同一天,六峰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等72个项目同步开工,迅速掀起了“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热潮。
甘谷县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六峰工业园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绿色建材产业园加快建设,建筑建材、化工颜料、农副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稳健推进,服装鞋类、新型能源提速发展,古坡千瓦风电场启动建设,天宏鞋业、恒远鞋业、鑫泰木业实现出城入园。
——积极扶持非公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协调落实信贷资金47亿多元,新增市场主体1.1万余户,全县规上企业达到25家。商贸物流蓬勃发展,尚都百汇、大什字地下商城、三保华盛成为县域标志性商业综合体。
——把发展电子商务作为推动县域经济转型突破、持续发展的有力抓手,发展电商主体4900多户、网店5000余家、物流快递企业11家,乡镇电商物流服务站15个,村级电商物流服务点267个。2021年全县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3.41亿元,同比增长39.7%。
——加强对外经贸合作交流,积极参加“津洽会”“丝博会”“兰洽会”“江浙招商”等活动,签约重点招商项目49个,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与此同时,文化旅游也深度融合发展,毛家坪遗址保护规划通过省级评审,古坡草原旅游环道基本建成,脊兽产业园抓紧建设,甘谷麻鞋入驻北京故宫博物院线上线下交易平台,大像山文化旅游节列入“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系列活动,全县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22.1%。
夯实基础设施 守护生态家园
要想富,先修路。近年来,甘谷县坚持以路为骨架构建大城区,新建了康庄路沙沟立交桥、西环路、新安大道等城区道路,改造了城区“五纵九横”全部路网,实现了滨河路东西全境贯通,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8.7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8.2%。
全面提升农村道路通达通畅能力,实施了谢家湾永丰大桥、礼辛清溪河大桥、武家河乔家河大桥等桥梁工程,改造提升了泾甘路、谢礼路、八大路等通乡公路。
在交通发展的同时,甘谷县还坚守生态环保底线,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县域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生态屏障日益巩固。
——始终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国之大者”,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生态环境保护9项约束性指标全部达标。强力推进煤炭市场监管、农村“四烧”治理、清洁能源改造等重点工作,新建垃圾焚烧站7个、生活垃圾转运站18个,整治燃煤锅炉162台,完成“三改一补”2.8万户,城区餐饮门店清洁能源改造实现全覆盖。
——全力打好碧水攻坚战,严格落实河长制,常态化开展巡河护河,清理疏浚河道118公里,整治渭河排污口36个,治理柳湖、沙家巷、东南渠等黑臭水体178处,渭河(甘谷段)水质保持国家Ш类标准。
——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完成提标改造,磐安镇污水处理厂和7个乡镇污水处理站建成投用。稳步推进净土持久战,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全面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均达到80%以上。
——完成各类造林29.7万亩,治理水土流失177.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草原植被覆盖度分别达到19.8%、83%,建成北滨河路沿线、永安西山、筛儿沟流域、磐安东坪等区域生态长廊。
随着全县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甘谷将会成为生态自然、宜居宜业、特色鲜明、充满魅力的美丽县城。
坚持党建引领 筑牢发展基石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甘谷县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持续深化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和“四抓两整治”,统筹推进各领域党建提质增效,改造提升村级党群综合服务中心206个,创建党支部建设标准化示范点95个,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311个,90%的行政村实现书记、主任“一肩挑”。
——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探索创新“党支部+”发展模式,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大力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完成乡村两级换届,乡镇领导班子35岁以下科级干部比例提升至34%,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结构更趋合理、活力显著增强。
——着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引进急需紧缺人才113名,公开招考各类公职人员1413名。扎实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和“四察四治”专项行动,深入推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干部作风持续好转、办事效率明显提升。
甘谷县还着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深入排查整治道路交通、建筑施工、非煤矿山、特种设备、食品药品各领域安全隐患,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持续深化法治甘谷、平安甘谷建设,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两抢一盗”、电信诈骗、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活动,“六位一体”治安防控体系更加完善。
甘谷县将继续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强县、人才兴县、开放活县”战略,统筹经济和生态、城镇和乡村、发展和安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全力打造“一县一城三基地”,为建设幸福文明和谐美丽新甘谷而努力奋斗。(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白永萍)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