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乌海市海勃湾区紧紧围绕乌海市第八次党代会确立的“坚持一个遵循,贯彻一条主线,推进两大任务,实现‘三高’目标”发展思路,积极落实区委九届二次全会《关于贯彻落实乌海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深入推进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行动计划》和《海勃湾区委关于坚持人民至上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增进团结统一的决定》,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在新征程上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产业转型 步伐坚定
海勃湾区始终聚焦高质量发展,坚持强基固本、提质增效,在优化传统产业的同时,加快推动现代产业引进培育,紧抓国家“双碳”战略契机,推动主导产业减碳升级和新兴产业扩能集聚,产业转型步伐坚定。
海勃湾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各项“科技兴蒙”政策措施落地实施。近日,由内蒙古赛思普科技有限公司科研团队研究并实施的氢基熔融还原冶炼技改提升项目正在进行设备安装。项目实施后可利用压缩空气代替氮气进行气力输送,减少氮气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能耗,提高设备生产效率。内蒙古赛思普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开发处主任卜二军说:“这次研发技改主要基于焦炉煤气代替煤粉,压缩空气代替氮气的研发与应用,将实现氢冶金代替碳冶金,每年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11.2 万吨。”
内蒙古赛思普科技有限公司依托科技成果推动企业实现绿色发展。 供图 海勃湾区融媒体中心
海勃湾区积极增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深入实施“上云用数赋智”和“科技兴蒙”行动,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计划;加快工业经济低碳转型步伐的同时,不断助力建龙、京运通、宝武等煤焦钢化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大力提升项目主引擎,全面实施重点项目攻坚行动,千方百计谋项目、引项目、建项目,突出特色优势延链补链,持续发挥“链长制”和龙头企业“链主”作用,加大产业链下游企业、协作配套企业招引和培育力度,增强产业链韧性;积极做强优势产业集群,紧密围绕打造低碳工业示范园目标,推动产业耦合低碳发展,持续提升煤焦钢铁产业水平;着力打造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加快构建多能互补能源体系,着力培育经济发展新模式,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
海勃湾区紧密围绕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产业教育文旅“三位一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积极创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提升绿色优质产品供给能力,抓好田园综合体试点建设,实施好“乌海葡萄”科技协同创新中心、网纹甜瓜等系列项目,努力打造高标准农田,加快农业发展向高效节水、绿色可持续转型;聚力提升现代服务业,紧密围绕群众多元化消费需求,统筹抓好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推动服务业高品质提升,确保摩尔城、九龙国际商业体和广源万达酒店开业,加快一号物流智慧公路港等项目建设,打造更多文体旅游线路和研学旅游产品,不断增加优质旅游服务供给。
生态屏障 持续筑牢
今年,海勃湾区持续筑牢生态屏障,不断增强环境综合治理的责任感、紧迫感,以“七治”为抓手,以区委生态环境委员会、区委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为总牵头,坚持区委书记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落实、问题在一线办理,组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专班,组织区四大班子领导进行网格化包联,开展生态环境、能源、执法等多部门统一行动协同综合执法,基本形成各级党员干部齐上手,坚决推进生态环境整治的良好局面。
海勃湾区城区景色 供图 海勃湾区融媒体中心
目前,海勃湾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已见成效。
——“治矿”水平提高,完成全市距离城区最近、燃烧面积达28万平方米的原旧洞沟无主矿区矸石自燃治理工程,为36家矿区企业安装143个视频监控设备,实现矿山扬尘污染大数据分析抓拍,2处历史遗留的石灰石矿开采废坑已恢复自然地貌,并全面完成原千钢技校退出自然保护区工作;“治企”成效提升,严控“两高”项目上马,关停3家虚拟货币挖矿大数据企业。
——“治气”成果巩固,完成32个大气环境整治项目、5家焦化企业VOCs治理工程及7家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改造,建设封闭料仓等抑尘设施120座。
——“治水”能力增强,完成黄河滨河段10艘违规船舶拆解清理,完成黄河河道滩区、支流河道垃圾及阻塞清理;“治场”效果显现,坚持“先治尘再生产”原则,全面摸清煤炭洗选及小配煤企业底数,坚决取缔非法配煤企业。
——“治车”“治路”体系更加完善,将矿区道路划分为65个责任片区进行网格化管理,明确22名网格包联领导干部,落实片区内企业道路环境维护主体责任,投入7500万元完成矿区道路两侧综合性封闭工程,执法部门处罚车辆超载230车次、未苫盖篷布24车次,处罚金额47万余元;完成矿区道路修复5.5公里等。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是一场攻坚战、整体战,海勃湾区将下力气啃下硬骨头,实现全域范围内的综合治理。下一步,海勃湾区将继续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以“七治”为统领,实施“矿路车场”联治攻坚行动,建立联治攻坚行动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区长任双组长,打出综合执法组合拳、强力推进;有序淘汰6000万吨洗煤产能,以治理环境污染为根本,以纠正土地违法为抓手,积极稳妥推进产能过剩、污染严重、竞争力低下的洗煤行业淘汰;新建2000万吨煤炭绿色低碳智慧加工园区建设,将淘汰的洗煤产能减量置换,投资建设3个全国领先的煤炭加工园,实现营商环境优化、洗煤行业转型升级;全力推进海勃湾区三大矿权整合,配合煤炭绿色低碳智慧加工园,同步建设采煤皮带式运输系统,实现采煤不露煤;将卡布其一带废弃棚户区建设成风光互补的新能源基地和纯电动重卡换电储能设施,以环保倒逼柴油重卡替换新能源重卡和“散改集”,实现风光发绿电、储能换电、新能源重卡替代。
营商环境 不断优化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以及乌海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部署,海勃湾区统一思想,认清形势,直面问题,全力整改,以营商环境的优化提升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
今年,海勃湾区不断强化纪法意识、廉洁规范用权、坚持依法行政、主动担当作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从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入手,从转型发展方面考虑,以服务企业、服务群众为根本遵循,紧盯关键少数、重点领域、重要环节和服务窗口,坚决整治“吃、拿、卡、要”问题,持续整治基层“微腐败”,规范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管,保护企业经营生产合法权益。
海勃湾区全面推行“一网通办”,结合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梳理政务服务事项,改造升级信息系统,优化整合政务平台,彻底打破“信息孤岛”,加快实现数据“一网通用”,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推动治理模式和服务方式变革,让群众少跑腿、信息多跑路,最大程度实现利企便民。同时,海勃湾区把提高项目审批效率作为重点,全面优化投资环境,加强项目靠前服务、主动服务,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加快实现投资审批“一网通办”,着力提升投资建设便利度;以推行涉企服务“一网通办”“一照通办”为主线,全面推进技术变革、业务变革、服务变革,加快建立健全高效便捷、优质普惠的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让更多市场主体生得出、长得大、活得好。
海勃湾区积极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服务市民群众。 供图 海勃湾区融媒体中心
海勃湾区全面加强有效监管,完善监管规则和标准,强化信用监管,构建一体化在线监管平台,加快形成“一网统管”格局,提升综合监管、“智慧监管”水平,实现对执法行为的全程网上监督;全面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强法治政府建设,重拳整治政府失信行为,开展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加大违规收费问题整治力度,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大数据技术优化革新执法司法方式、提升办案质效,切实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努力营造长期稳定发展预期,真正让企业家放心创业、安心经营、专心发展。
与此同时,海勃湾区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重点实施营商优化政务服务前、中、后台贯通变革工程,不断优化窗口服务,抓住数据共享、扩大应用、提升在线服务效率等关键环节推进数字化建设,优化再造行政审批流程,把服务水平、服务效率当做生命线,在提升服务质效上不遗余力做“加法”,严格执行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为市场主体提供规范、便利、高效的政务服务。
海勃湾区在今后的工作中,以“网上办常态,不上网是例外,数据共享是原则,不共享是例外”为目标,打赢优化营商环境净化政治生态整体攻坚战,全力打造海勃湾营商环境好口碑,为推动海勃湾高质量发展下好先手棋,赢得主动权。
民生福祉 普惠群众
海勃湾区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倾力而为,时刻把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用心用情为群众解决身边“急难愁盼”问题,精准提高民生保障能力,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
为加快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今年海勃湾区以打造“一刻钟社区生活圈”为抓手,积极推动城市转型,着力推动便民生活标准化、便利化、品质化和智慧化发展,以点带面全面塑造社区一刻钟可达范围的优质服务功能与公共活动空间,努力实现社会服务“零距离”、居民诉求“全响应”,着力把海勃湾区打造成乌海及周边地区现代化都市圈的中心城市。
目前,海勃湾区已确定了3个社区作为实施“一刻钟社区生活圈”的试点,包括新华街道康乐社区生活圈、凤凰岭街道长青社区生活圈和滨河街道湖东社区生活圈。3个试点均在同步开展社区业态建设情况摸排工作,确保及时掌握试点社区空间规划布局、人口年龄构成、居民需求等情况,助推“一刻钟社区生活圈”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为最大限度的了解社情民意,作为试点的滨河街道党工委通过现场走访、向各小区发放调查问卷,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摸清社区居民的需求,力争让“小需求不出社区、大需求不远离社区”,努力通过打造“一刻钟社区生活圈”,逐步实现社区服务体系便捷化、配套功能设施完善化、业态服务品质多样化、治理模式智慧高效化,实实在在增进民生福祉,方方面面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把爱带回家,点亮回家路”——为失能老人发放“黄手环”便是滨河街道党工委为优化“一老一小”服务,探索提升“一刻钟社区生活圈”品质实施的一项特色社会公益项目。目前,滨河街道“一刻钟社区生活圈”涵盖了教育、医疗、养老、文体等公共服务,方便了小区居民生活的同时,大幅提升了居民幸福指数。
除了打造“一刻钟社区生活圈”,今年,海勃湾区还致力于高标准推动城市内涵式发展,全面实施城市更新三年行动,加快依林F区等3个棚改项目建设,力争启动千钢社区等平房区搬迁安置,抓好问题楼盘收尾攻坚,实现怡和华庭等项目回迁安置;持续完善城市设施,改造提升新华街、人民路等主要道路,更换燃气管网113公里,新建、改建市政管网35公里;全面推开“桥洞”文化,新建“口袋公园”4处,实现城市“绿化”向“园艺化”转变;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补齐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深化农区“厕所革命”,抓好农区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深入推进村庄绿化美化,健全农区公共设施长效管护机制,持续提升乡村“颜值”,着力打造城市后花园。
与此同时,海勃湾区全面实施就业优先政策,不断加大就业创业帮扶力度,增加创业担保贷款,开发更多公益性岗位,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促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多渠道就业,最大限度安置就业困难人员,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毕晓敏)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