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直观中国     |       原创     |       印象内蒙古     |       一带一路     |       老外在内蒙古     |       103旗县
诗人乔辉:写作是对过去十年最好“交代”
2022-05-24 11:42:39来源:中国新闻网编辑:杨亚东责编:胡晓萌

  中新网呼和浩特5月23日电题:诗人乔辉:写作是对过去十年最好“交代”  

  瓢泼大雨从天空倾泻而下,整个高速公路上只有一辆车孤单行驶,车过隧道口,心绪不宁的乔辉忽然有了写作的冲动,停车,用手机写诗。

  5月23日,当诗人乔辉回忆起2016年6月27日下午这一幕时,声音明显低沉,“那是我从呼和浩特赶回老家乌兰察布祭奠去世一周年父亲的路上,心搅得疼,莫名其妙难受,就想写点什么。”

  此后,更多人记住了他的名句,“一百公里的路上/玻璃一直在哭/雨刮器怎么也擦不干净/只有我自己知道/没有了你们/我在这个世界上真的很孤单……”

  一年后,这位“70后”诗人赶时髦开办公众号“交代”,之后出版诗集《最高的雪》,3天前,内蒙古美术馆等单位为他举办了该诗集的分享会。

  “过去十年,我是靠着写作,对自己的人生做了真正意义上的交代。”乔辉语气轻松地总结道。

  致青春

  与多数诗人不同的是,乔辉写诗更多是为悼念逝去的青春,50岁的他,现在说得较多的名言是“低一点头,喝一点酒,悄悄生活,默默奋斗。”

  然而,追溯乔辉过往,却发现在他的青春岁月中,他是一名标准的文艺青年。为了学习写作,他曾在高中抄写过罗曼·罗兰的四卷本名著《约翰·克里斯多夫》,“青春期的迷茫,前路未卜,主人公的命运一下子打动了我。”

  乔辉真正对诗歌有感发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中国新闻学院上学的他,正赶上当时风靡全国的诗歌热,“当时海子、西川、杨炼等人如同今日之明星。”

  年少的心,一下子被打开。

  受这批诗人影响,当时乔辉除了在北大、北师大寻机会旁听诗歌讲座外,更是将海子的诗集阅读了几百次。

  他默默写下了日后让他百感交集的诗句,“将一个不忍卒读/不忍重读的/梦/小心翼翼折叠/贴上圆圆的心/寄给三十年后自己的/一个爱诗少年。”

  “人生如谶啊,有谁知道今天这个两鬓斑白的油腻中年男,也曾是一个‘眼睛清澈’的爱诗少年郎。”他感慨地对记者表示。

  交代

  时光飞快流逝,让人目不暇接,2017年某一日,百无聊赖,特别想抓住青春尾巴的乔辉,决定开办公众号“交代”。

  “最开始基本能做到日更,但后期由于诸事繁杂,诗人普遍存在的疏懒心,最终变成了隔几天一更。”但乔辉表示,这是自己坚持最久的一件事情。

  据不完全统计,乔辉自公众号“交代”开办以来,共发布了上百首原创诗歌,以及若干散文等。

  他的多名朋友对记者透露,也正是从这个时期,许多人得知,在饭桌上甚少谈诗论文的乔辉,竟然有着一颗“这个时代难得的诗心”,而他的诗歌也得到了业内认可。

  就连一向“严苛”的诗评家赵卡也认为,乔辉的诗装置了自我克制的按钮,他懂得如何合理分配自己的情绪,也知道如何平衡具体语境和普遍意义的隐显关系。

  “乔辉的诗是回忆的,诸如自然、校园、村庄、家国历史、心路历程、亲情、友谊和爱等等,尤其贡献了一首难得的名作《大雨乌兰察布》,这里面彰显了一个人从青春期逐渐成长起来的谦卑、纯粹和善意,这些品质,现在已经很稀有了。”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赵卡如是说。

  “乔辉的长诗,忽见闪光,忽然消失,有的语言给人一种陌生异样的风格……”“乔辉有壮士气,才子情……”诗人温古在受访时说道。

  永远地奔跑下去、写作下去

  除诗歌外,乔辉最幸福的时光来自于阅读。

  这位藏书上万册的诗人坦言,由于俗事缠身,现在已很难有大块时间阅读,他最怀念的是曾在家乡执鞭教书的阅读时光。

  “那时,闲居小镇,悠哉悠哉,鸡鹅满院,诗书四壁;窗外有一棵树,是杨树,每晚在婆娑树影下读书写诗时,父亲可能在看电视也可能正给院子里的西红柿浇夜水,母亲可能在纳鞋垫也可能沏杯茶端过来……”

  “那时,也完成了对爱、对宽恕、对尊严的启蒙,另外,那时还有理想,那时候天总是很蓝,日子总过得太慢……”乔辉回忆起往昔,再次表现出诗人容易动情的一面。

  乔辉并不刻意强化诗人的身份意识,他认为,写诗和泥瓦匠、搬运工的本职工作一样,只是在做一件事情罢了,没有高低之分,只有优劣之比。但作为诗人,他一直在为未来做“能量”上的加持。

  “人生永远不知道下一块巧克力是什么味道。”他希望自己真的能成为阿甘,不问前程、不计得失,风里雨里,一往无前地奔跑,永远奔跑下去。

  “我将永远地奔跑下去、写作下去。”他抬起头,对记者笑着说道,语气坚定。(中新网记者 李爱平)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