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渔共生”立体种养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模式。眼下,在黄山区焦村镇千亩稻虾基地里,一幅起虾、钓虾、品虾的休闲农事图正徐徐展开。
在焦村镇章村村,黄山区五丰源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贞正在忙着起虾笼。随着虾笼一点点露出水面,一只只活蹦乱跳的大龙虾映入眼帘。“这里的龙虾,肚皮白,腮白,表明是清水虾。”陈贞解释道,龙虾个头大、品质好,要得益于基地实行的“稻虾种养”方式,以水田为基础,采用生态养殖、绿色防控技术进行水稻、龙虾“混搭”共生,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改善农业环境,提高亩均效益。
陈贞说:“龙虾生活在水里,主要以浮游生物和一些幼虫为食物,一举消灭了水稻病虫害。等到6月中旬7月初扦插水稻,7月中旬到7月底的时候,我们就会放一批虾苗或者甲鱼进去。”
据了解,2016年注册成立的黄山区五丰源种养专业合作社,利用稻田养龙虾、甲鱼、螃蟹等,开始了“稻渔共生”特色立体种养之路。基地通过“生态种养+旅游观光+农事体验+科普教育+产品加工销售”生产模式,有效提高了种养收益,延长了产业链条,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随着小龙虾陆续上市,来这里捕鱼钓虾进行农事体验的人也越来越多。游客汪旭说:“这里的龙虾个头大,味道好,每次龙虾一上市,我都会过来吃,回去的时候,还会给家人朋友购买一些。”
目前,合作社稻渔综合种养规模达1400亩,年产值达1500万元。合作社的发展也带动了当地村民共同增收,村民在企业获得务工收入超过100万元。同时,陈贞还将“稻渔共生”的发展模式梳理总结出一套技术标准推广出去,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发展生态农业带来的红利。
一稻一虾激起了焦村镇乡村振兴的一池活水。依托稻虾基地,该镇已成功地连续举办了五届“生态稻虾美食节”,打响了“稻渔共生”品牌,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正勾勒出乡村振兴美好的未来。(黄山日报 欧阳如晨 周晓霞)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