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七山二水一分田”的衢州,一条条承载了乡愁、传承着文化、造福于人民的“共富线路”,构筑起百姓宜居宜业的幸福电网,成为浙江“大花园”流动的底色。
共富的道路上,国网衢州供电公司肩负电力保供责任,多渠道助力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沃野良田、纵横阡陌间绘就共同富裕新画卷。
电炒茶托举茶农“共富梦”
走进衢州市衢江区峡川镇,满山的茶树一片碧绿,茶农们头戴遮阳帽,腰间挎着竹蒌,细致地采摘嫩芽。车间工人们正忙着开动机器制作春茶,四处流露出繁忙景象。
4月20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这几天,刘丽媛的破塘坞茶叶厂里热火朝天,一排排现代化炒茶机器错落有致,炒制后的新鲜春茶集中装车后发往全国各地。每年春天,这些茶叶都为刘丽媛带来数十万元的营业额。
国网衢州供电公司员工来到茶厂,检查农用电力设施。吴文涛摄
在电炒茶设备未普及时,破塘坞茶叶厂生产的茶叶都是用柴火手工炒制的。“几十口大铁锅,一口锅得两三个人操作,烧火添茶、抡铲翻炒,火候不好掌握,炒出的茶叶品质不稳定,也卖不起价格。”刘丽媛介绍,“自从供电公司推进‘柴改电’方案后,现在温度、时间都是机器控制,人工下来了,品质和销量都上去了。”
供电服务加快了茶产业的发展。在衢州全旺镇黄毛畈村,周氏家庭农场近百亩茶山都由机器炒制,同时为周边茶叶散户提供炒茶服务。“为此,我申请增加1台专用变压器,供电公司服务到位,从送电到投产都没让我操心。”该家庭农场负责人周郑云说。
“春茶的采摘时间一般从3月中旬持续到4月上旬,这是一年中茶类品质最好的时候。高峰期,我们茶厂每天有近200名茶农采茶。但是今年情况特殊,春茶从采到炒就是在抢时间,所以我们需要更高要求的电力保障。”周郑云说。
同时,茶厂也开启了不间断高负荷运作,在整个春茶生产期间,供电人员时刻关注制茶厂的电力运行情况,并定期巡查维护电力设备,主动上门服务,对茶厂杀青机、揉捻机、烘干机等制茶设备以及茶厂室内线路等进行了全面巡检测温,排查处理用电隐患,指导工人安全用电,帮助茶厂扫清用电障碍。
国网衢州供电公司结合乡村产业特点,打造特色电力服务,为茶农个性化定制用电方案,开辟增容报装绿色通道,准确掌握茶叶生产加工的用电要求,为“电炒茶共富之路”保驾护航。
智慧农业绘就乡村“振兴图”
4月8日一早,果农张力富背上装满肥料的竹篓向自家的果园走去。每年蓝莓即将成熟前,他都要为果树追肥。
“以前农场里几十亩果园都要自己一点点浇水施肥,年纪大起来了实在有点吃不消。”张力富说,“还好现在我们村在推进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以后这些累活都不用自己动手了。”
国网衢州供电公司云溪供电所员工走园区进行电力设备检查,助力蓝莓丰收。徐艺璇摄
在衢江区涧峰村一农业园区里,营养液正通过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缓缓滴入蓝莓根部的土壤中。这种灌溉系统可将肥料按照土壤养分含量和需肥规律配兑成肥液,与灌溉水一起借助压力系统经水管网滴灌到田里,为智慧灌溉提供了可能。
2021年,国网衢州供电公司云溪供电所台区经理徐向红在了解到该园区准备试点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后,提前对设备用电容量、安装位置进行了解,考虑到后期园区还需要安装全电大棚及现代化用电设备,云溪供电所为园区架设上了一条专线,并开通绿色办电通道,尽快为该园区通上动力电。
两年来,国网衢州供电公司先后为涧峰村架设10千伏线路1.1公里,更换变压器1台,满足了养殖、种植户的用电需求。如今,涧峰村高效农业、规模水产、畜牧养殖遍地开花。2022年,在某农业园区,大棚面积已超过180万平方米,借助一批“职业农民”的经营,这里“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旧貌换新颜,农作物新品种、自动化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效益不高”的农业在这里成了富民产业。
在电力助农和乡村振兴的扶持下,这里一改荒芜的景象,变成了田园型智能农业未来社区的示范点。
文化阵地富足农民“精神粮”
5月18日上午,衢江区莲花镇西山下村铺里自然村村民叶月玲走进村里的南孔书屋,在自助智能借还机上通过“扫脸”,半分钟就完成了书籍的借阅,十分方便快捷。
该书屋配有纸质图书3000余册,所有书籍均可在衢州市范围内实现通借通还。在打造乡村颜值的同时注重气质的提升,书屋用数字赋能,配备了瀑布流电子借阅系统,可以将纸质书籍以数字资源形式呈现,村民可自主选择在线阅读和扫码免费借阅,使公共阅读融入了百姓生活。
乡村振兴,让村民“富口袋”也要“富脑袋”。除了村里的文化设施,国网衢州供电公司也致力于打造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融合未来社区南孔书屋建设,捐赠电力相关书籍,设置红船电力书架,通过“红船·光明读书会”等活动载体,为居民提供更高品质的生产生活服务,打造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电力平台。
国网衢州供电公司志愿者在电力科普展厅为乡村留守儿童上电力科普实践课。徐艺璇摄
如今,在共同富裕目标引领下,国网衢州供电公司发展志愿服务,注重新形势下未成年人的教育问题和精神文化生活,关心关爱乡村留守儿童。2020年6月,电力科普展厅成立,乡村留守儿童走进这里,近距离感受电、了解电,对“电”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国网衢州供电公司与多家乡村学校、青少年宫联合建立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通过“固定阵地+流动阵地”相结合的形式,打造“请进来+走出去”的多维服务模式,为乡村儿童带来电力知识小实验,培养孩子们科学、创新思维,解决科学启蒙需求,让书香和科技潜移默化地滋润着孩子们的生活。
文化资源的普惠缩小了城乡差距,也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围绕农村电网建设、滋养乡村精神文明,国网衢州供电公司把文化阵地延伸到乡村,成为村民的“精神粮仓”,使阅读扎根在村民日常生活中,不断满足村民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为乡村共同富裕注入不竭动力。(徐艺璇)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