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紧抓“三夏”保丰收】我省旱地冬小麦进入优质强筋麦生产阶段
记者从甘肃省农科院获悉,日前,甘肃省农科院与庆阳、平凉等地的农业科技专家、农技推广人员观摩了镇原县上肖镇、崆峒区草峰镇的陇鉴115和陇鉴117冬小麦试验基地示范田,并召开座谈会,共同为甘肃省冬小麦新品种的生产加工、产业开发把脉。
小麦是口粮安全的基础,但全省小麦主栽品种基本以中筋为主,缺乏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优质强筋或高强筋品种。上世纪80年代以来,省农科院一批旱农专家在镇原试验站长期坚守冬小麦种质创新与育种和抗旱栽培的科研初心,先后收集和保存优异种质资源3000多份,40年选育出17个“陇鉴”系列抗旱优质冬小麦新品种。特别是省农科院旱农所镇原试验站2005年引进32份美国红粒硬质冬小麦资源,与本地优质冬小麦品种杂交,历时16年选育出强筋白粒陇鉴115和强筋红粒陇鉴117两个冬小麦新品种。新品种籽粒粗蛋白含量13%-15%,稳定时间10-18分钟,容重超过800克/升,面包评分达到90分以上。与会专家团队观摩、座谈后一致认为,今年的冬小麦新品种经受住了旱涝灾害的考验,预计单产可达325公斤,增产10%以上。
为补齐育繁推加产业链,省农科院依托平凉云翔面业有限责任公司加工面包专用粉和饺子粉等产品,联合认定旱塬“陇鉴”牌优质面粉品牌。据了解,陇东本地优质麦只能满足当地面粉加工企业30%的原粮,大部分需从山东和河南等主产区调运。新育出的陇鉴115和陇鉴117强筋小麦将成为我省旱地冬小麦的替代品种,预计年度推广面积有望突破百万亩,占该区域小麦面积的20%,支撑陇东粮仓建设。同时,优质强筋面粉产品的开发,将替代部分优质麦的外区调运,降低成本,带动全省旱地优质冬小麦规模化生产和种植效益增加。(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煜宇)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