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直观中国     |       原创     |       印象内蒙古     |       一带一路     |       老外在内蒙古     |       103旗县
康巴什区:数字经济“码上”加速
2022-06-22 17:50:10来源:内蒙古日报编辑:杨亚东责编:胡晓萌

  没有“矿”,有“流量”。最近,在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这句话颇有上“热搜”的意味。

  “你有‘多多评’积分吗?可以直接抵现的。”在康巴什区的商户消费时,商家总会这么贴心地问一句。

  “最近领积分上瘾了,朋友圈的人都在分享这个积分的二维码,扫了以后双方都有积分,出去吃饭购物可以直接用。”市民王春笑着说。

  “不光消费者省钱了,我们加入平台,能免费使用平台的‘外卖’功能,可免去在其他外卖平台需要支付的30%的佣金,这就相当于赚下的。”商家李宝林说。

  在后疫情时代,“多多评”的出现,仿若给康巴什区安装了一个新程序,升级了康巴什区“数字消费”的内循环,让“省下的就是赚下的”成为政府和居民的“默契”。

  康巴什区是全国首个以城市为载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首家“环境艺术示范城市”,是一座“无工业”的花园式城市,每年会吸引不少游客前来,但电子消费都是通过既定通道流动,对地方商业的拉动并不大。

  如何将本地资金“截流”?康巴什区心里有“数”。

  2021年7月,鄂尔多斯市高质量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一个月后正式运转,推出“多多评·码上生活”社区智能综合服务平台。

  这个平台让康巴什区的“数字梦”照进现实。

  “依托‘多多评’平台,我们自主研发了集收单功能、线上结算功能于一体的聚合支付系统作为全新金融结算渠道,并与康巴什区金融机构搭建合作渠道,将资金、数据全部留存在本地,实现资金沉淀‘本地化’。”鄂尔多斯市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方建介绍说。

  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多多评”平台,让消费“流量”在本地变现,服务于本地经济。

  除了平时可以通过做好事儿、举报不文明行为、为好人点赞等方式获得积分外,节假日期间,康巴什区会通过“多多评”平台发放“约惠康城·惠民助商”消费积分,为居民消费助力。而这个消费模式正在被广泛接受,引领了全城的消费潮流。截至5月31日,“多多评·码上生活”聚合支付平台累计发放消费积分约400万元人民币,共计核销180万元,带动消费约1620万元。约有4万市民参与领取了消费积分,消费积分可在区内980余家餐饮、零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核销。5月27日至31日,平台单日交易笔数连续4日破万。

  数据显示,聚合支付码内嵌的积分抵现模式,每发放1元积分可带动居民7.48元现金消费。聚合支付码已占据康巴什区线上支付50%以上市场份额,成为居民移动端支付的首选方式。

  在“多多评”平台的杠杆作用下,康巴什区数字经济进入稳步加速期。截至目前,平台已完成住户绑定4万余人,吸纳商家1184家。平台总成交额达3847万元,总成交笔数68万笔,单日成交笔数最高1.3万笔,单日成交额最高74万元。

  从数字经济到数字城市,康巴什区正在完成“桥接”,着力推进“建设数字经济融合先导区”的加速落地。

  “‘多多评’的功能很多,为康巴什区的4个街道、19个社区,近6万户居民和商户,每户都定制了专属入户码,依托精准的大数据,为居民提供信息速报、缴费速达、每日特价、一刻到家、智能为老等集成服务。即时服务、城市管理、文明行为促进、民情民意表达被整合在一起,搬到了‘线上’,形成了范围更广、层级更密的精准服务体系,从而整体提升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康巴什区委宣传部长杨树伟介绍说。

  以“多多评”为“中心”,康巴什区数字经济的半径开始向全市范围内延伸。

  2021年9月,康巴什区成功入选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2022年4月28日,“多多评·码上生活”智能便民服务平台合作共建签约仪式举行。准格尔旗、杭锦旗、鄂托克旗、伊金霍洛旗的国有企业,分别与鄂尔多斯市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多多评·码上生活”智能便民服务平台综合服务协议。

  源源不断的“流量”,正如一座虚拟富矿,为康巴什区开启了经济新风向。

  2022年,数字金融创新示范基地、现代智慧物流服务平台、数字内陆港平台、智能网联创新中心、数字化产业创新中心等一批重量级数字经济项目在康巴什区开建或续建,成为西北地区突破数字经济“天花板”的一匹“黑马”。(内蒙古日报记者 荣松如 赵元君)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