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安徽             长三角一体化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热点专题      
出台10条高含金量政策逐梦空天 合肥加注“推进剂”
2022-06-27 10:57:05来源:合肥日报编辑:刘旭东责编:赵滢溪

  空天信息产业是迈入全互联时代涌现的前沿新兴产业形态。记者从合肥市市投促局获悉,合肥市市政府办公室近日印发《合肥市加快推进空天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若干政策》共10条,支持制造端规模化发展、在肥设立企业总部、提升研发创新能力、创新及服务平台建设、企业规模化发展……含金量满满,为合肥空天信息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大力支持创新及服务平台建设

  根据《若干政策》,对新引进的火箭、卫星总装及零部件制造企业,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按固定资产投资额的10%给予最高2000万元补贴,其中50%达产升规后拨付;对存量空天信息制造型企业升级改造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按设备投资额的15%给予最高2000万元补贴。

  对达到认定条件的空天信息相关制造、数据应用、软件开发等领域新引进总部企业,参照对我市贡献给予连续3年每年500万元~5000万元不同等次奖励,资金兑现与考核结果挂钩。对总部搬迁至合肥的企业,视项目规模给予一定搬迁费。

  对承担空天信息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项目的,择优给予50万元~100万元支持;对符合条件的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内的空天信息类企业,按符合加计扣除条件的研发费用15%,给予10万元~100万元补贴;对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空天信息企业,按国家实际拨付经费给予每个项目最高500万元配套补贴。对符合加计扣除条件的当年研发费用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超过30%的高成长种子企业、超过15%的潜在瞪羚企业、超过10%的瞪羚和独角兽(含潜在)企业,分别按照研发费用的50%、20%和10%给予单个企业每年最高500万元补贴。

  对符合条件的省级创新中心,按省拨付资金给予一定比例的配套补贴。支持市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对符合条件的给予奖励。对新建(扩建)空天信息共性技术、重大创新研发、检验检测、工业设计、知识产权运营服务等专业服务平台软硬件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按投资额的30%给予最高500万元补贴。

  对首次升规企业给予管理团队20万元奖励,并连续3年给予稳定在规上的企业当年新增我市贡献50%最高50万元奖励。对年度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30亿元、50亿元、80亿元、100亿元、200亿元的空天信息企业,分档给予管理团队最高200万元奖励。

  市政府引导母基金择优参股支持

  《若干政策》明确,支持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支持企业借力资本市场。

  合肥市政府引导母基金择优参股支持知名基金管理机构、空天信息产业链龙头企业及重点研发机构等围绕产业链设立的专项基金,集聚投资产业链要素资源和企业项目,推动空天信息产业链壮大发展;省、市联动,组建空天信息产业基金,支持星座组建及重点项目;对符合条件的空天信息中小微企业,按当年发生贷款利息的50%给予最高50万元补贴。对企业发行债券募集资金用于空天信息产品制造、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领域,按获得省贴息资金的50%给予配套补贴。

  企业上市申请获证监会或交易所受理的,给予最高300万元奖励,获受理当年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再奖励300万元,在其他板上市的企业再奖励100万元。对挂牌后备资源库企业完成新三板和进入新三板“创新层”挂牌的,给予50万元奖励。对新迁入并在一年内报安徽证监局辅导的拟上市企业,给予200万元奖励,并叠加享受上市奖励政策;对省外A股上市公司将注册地迁至我市的,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并参照其管理团队以及因股权变更形成的对我市贡献给予奖励。

  “揭榜攻坚”最高补贴1000万元

  支持应用场景建设,支持企业人才招募。

  合肥鼓励有关部门和市属国有企业根据业务管理和社会服务需求摸排空天信息技术应用场景。企业新增省级“三首”产品,按照产品单价(货值)的15%,分别给予研制单位、应用企业最高300万元奖励;每年遴选一批空天信息技术项目,通过“定向委托”“揭榜攻坚”等方式,给予最高1000万元补贴。

  对于符合条件的空天信息重点企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专业人才以及新来我市空天信息重点企业工作的博士、硕士和全日制本科毕业生,按照合肥市人才政策,给予免租人才公寓、租房补贴、首次购房补贴等支持。

  此外,对于投资规模较大、产业链影响以及地方贡献较高,且符合《合肥市招商引资大项目认定导则》规定的重点项目,可给予招商引资大项目政策支持。(合肥日报 高敏 记者 华新红)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