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诚恩农产品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范玲玲正在研究今年中秋节的紫苏月饼,她打算做奶片紫苏籽、松子紫苏籽、豆沙紫苏籽、蛋黄紫苏籽等几种新口味。
近些年,紫苏因其特有的活性物质及营养成分,成为经济价值极高的作物。当下,这种食药兼用的经济作物在鄂伦春自治旗被规模化种植,并发展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和持续增收的新途径。
今年39岁的范玲玲出生在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镇。有着新加坡留学5年、北京工作2年履历的她于2009年在大连开了一家贸易公司,主要做国际贸易,主营业务是豆类出口。随着公司的发展,她的贸易业务遍布四五十个国家。然而,已然是“人生赢家”的她总觉得应该为家乡做一些事情。
范玲玲在紫苏种植田中 摄影 王淼
2017年,范玲玲把公司托付给了同学,只身回到家乡大杨树镇,开始研究紫苏,成为了当地出名的“紫苏姑娘”。在她看来,自己的家乡是培育紫苏产业的一片沃土。为此,她请来了专家,经考察后发现,在大杨树镇种出来的紫苏α亚麻酸含量极高。
近年来,范玲玲专注于紫苏产品的开发与推广中,自主研发了紫苏籽油、紫苏蜂蜜、紫苏茶、足浴丸等6款产品。
同时,范玲玲还和当地农民签订了种植订单。“去年,农民一垧地(十五亩)能挣3万元,比种玉米的利润高3倍,大面积地种植紫苏的农民都挣了20余万元。”范玲玲介绍。
农民尝到种植紫苏的甜头,今年鄂伦春自治旗境内又新增加了4万亩地种紫苏。此外,范玲玲还免费给农民提供紫苏种子、免费培训,两年累计带动贫困户1000多人。
随着京蒙两地开展新一轮东西部协作,目前呼伦贝尔市已到位京蒙协作资金9804.25万元。今年,京蒙协作将重点支持鄂伦春旗紫苏产业发展,大力推进“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全面实施“订单农业”,着力打造全国最大的紫苏种产销基地、中国“紫苏之乡”。
如今,范玲玲的紫苏产品在线上线下同时售卖,销量可观。她作为负责人的紫苏产业园也被列入京蒙协作项目,目前正在建设中。
据她介绍,产业园除建设紫苏叶提取物、紫苏籽油、紫苏酒、紫苏蜂蜜、紫苏馅料及糕点等7条生产线外,还将建设一座研学基地,“基地内有紫苏博物馆,可以让人们了解紫苏的相关知识,孩子们还可以动手制作紫苏糖、紫苏糕点等。”(文 王淼)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