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浙江         共同富裕      |      数字浙江     |      直观中国      |      长三角      |       看浙里        
浙江故事 | 杜锺文:我的人生因文化而滋润丰盈
2022-08-10 14:10:38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贾晓茹责编:赵银平

  国际在线浙江报道(吕金楚):鄞州区是宁波市最大的市辖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在鄞州,从事地方史志研究,致力于赓续文化基因、推动文化振兴的人物众多,其中有一位以治学严谨而乐于创新著称的“扫地僧”。他就是宁波地方史志、家谱文化和公众历史专家——杜锺文。

(暂不审核)浙江故事 | 杜锺文:努力为人生事业抹上“立功、立言”双色调

杜锺文  受访者供图

  杜锺文,宁波市鄞州区塘溪镇人,字建海,曾任鄞州区地方史志研究会会长,浙江省方志学会会员、理事。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杜锺文一直对地方史志文化研究乐此不疲。他在追求本职岗位“立功”的同时,还将写作研究“立言”作为目标,并且将两者互为补益、促进,把爱好发展为专长。他主编并出版《鄞州慈善志》《横溪文化大观》《菫山塘溪》等文史类书籍10多部,出版家谱总目1本,撰写文史论文、序跋和人物回忆散文等百余篇。一直以来,他致力于宁波地方文化事业的振兴,影响和促进了一些地方的文明文化建设,并且为专业志书编纂和家谱文化发展进行了有益探索。

  挖掘古镇文化资源 助力“千年横溪”振兴

  2001年到2006年期间,杜锺文任鄞州区横溪镇党委书记。在不断了解和认识横溪后,他为横溪悠久璀璨的历史文化所折腰,认为挖掘弘扬横溪文化,创造丰富横溪文化,是镇党政组织和自己的责任与义务,由此入手可以让横溪这个千年古镇再获生机。

浙江故事 | 杜锺文:努力为人生事业抹上“立功、立言”双色调

《横溪文化大观》丛书 受访者供图

  从次年起,他开始主编《横溪文化大观》。在此过程中,杜锺文踏遍横溪山山水水和史迹遗址,不停查文献、写文章、统稿校对。在与原正始中学教师张全民、横溪中学教师姚定达、宁波民间文艺家应长裕等人的通力合作下,几年之后,这部宁波市第一部乡镇系列文化丛书正式出版,并经浙江省文化厅推荐,在北京举办的中国第一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进行展出。《横溪文化大观》的出版带动了横溪镇历史文化全面挖掘整理工作,促进了一批校志、村志、家谱的问世。

  同时,杜锺文还查阅佛教电子典籍,撰写论文《鄞县大梅山考》,让横溪境内的浙江六大禅宗名山之一大梅山重新名闻甬城。他在合作主编的历史人文读本《灵秀福地 横溪》中,概括提炼的“灵秀横溪、鄞南福地”成为了横溪镇的名片标语。这些文化工作,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横溪镇开展全域旅游,助力其成为宁波古道之乡、浙江省4A级景区镇。

  杜锺文说“重视挖掘、建设当地文化,这是主政者的责任和幸福。”对此,他在为《横溪文化大观》所写总序中有深刻体会:“为横溪文化的丰富灿烂而惊讶,为横溪文化的厚重深远而叹服,为能够搜集整理横溪文化而庆幸。这是一种与文化结缘的机遇,一种生活阅历的文化蓄积,一种文化对生命的锤炼”。

  开创慈善专志先河 推动“义乡鄞州”建设

  2015年,由杜锺文主编,宁波大学教授张如安、研究员孙善根合作编著的国内第一部慈善专业志——《鄞州慈善志》,由浙江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

  《鄞州慈善志》全书91万字,400多张图片,记述鄞州现境和历代鄞县政区所辖境域内慈善事业的历史和现状,时间跨越2400多年,由大事记、地理、史略、机构、人物、义商、项目、风俗、规章、文献等10个部分组成,记录鄞地380多位慈善人士。该志不仅记述内容丰富全面,而且在编纂体例和编写思路方面大胆创新:首次提出“慈善地理”概念,以梳理宁波慈善事业高峰迭起的自然和人文地理条件;不局限于记述捐赠(献)和救助等的传统慈善,还大量记述了广义的慈善即部分现代公益事业;以慈善“风俗”专章记录鄞地悠久而普遍的民众慈善;以“义商”专章凸显近代至当代在国内外影响巨大的宁波帮工商人士的慈善事业;记述人物慈行善举时,尽可能记录细节,借以强化慈善专志的“教化”功能。

  《鄞州慈善志》得到了国内慈善史、地方志和慈善公益领域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认为该志“内容翔实、体裁首创,填补了国内专业慈善志领域的空白,开拓了专业志的新领域”。2017年4月,《鄞州慈善志》还被评为宁波市部门(行业)志优秀成果一等奖。2019年11月,湖南师范大学慈善公益研究院、中国社会史学会慈善史专业委员会把《鄞州慈善志》列入《近四十年来中国慈善史研究书目文献汇录》。

浙江故事 | 杜锺文:努力为人生事业抹上“立功、立言”双色调

杜锺文主编著作 受访者供图

  “我们感奋于鄞地慈心善助的洋溢,沉浸于大爱至善的岁月,得益于慈善人物爱心的熏陶,沐浴着璀璨的人性光辉,从而也提升了自己的人生境界。”这是杜锺文在《鄞州慈善志》“前言”结尾处发出的感叹。一直以来,他对鄞地厚重的历史文化特色进行了深入思考,觉得可以从慈善文化着手,唱响鄞州的文明文化品牌。

  经过一番筹谋,杜锺文偕同事李锋共同起草区委党校决策资政建议——鄞州区建设“义之乡”,在联合区委宣传部向鄞州区委提出后,该建议得到采纳,“义乡鄞州”建设很快启动。在区委宣传部的领导和支持下,杜锺文组织省市专家学者进行“义乡鄞州”建设学术研讨,策划布展“甬上慈善史迹展”,提议利用“严氏建筑群”建设全国第一家功能齐全的公益慈善综合体——“善园”;支持帮助宁波大学研究员孙善根编写出版《聚财与散财——近代宁波帮义商严康懋传》;与童均国、陈芳合作编写《热血无价——宁波红色力量献血队采访录》,全面深入地记录这个长三角地区著名的无偿献血组织12年的发展历史。

  这些工作及成果,拓展深化了“义乡鄞州”“义郡”宁波历史文化的研究和宣传,推动了相关工作。因此,他也被鄞州区委、区政府表彰为鄞州区慈善工作先进个人。

  立足公众史学理论 赓续“人文谱系”传承

  随着公众史学兴起,“书写公众、公众参与”成为史学领域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公众史学提倡以口述史、影像史、历史档案、文化遗产等方式记录个人史、家族史、社区史、组织机构史等。

  多年以来,杜锺文在地方史志工作实践中,一直践行着公众史学理论。2011年,他主编塘溪镇史志著作《菫山塘溪》时,发动公众广泛参与。该书以公众视角,一改传统镇志特点,抓住该镇“名”和“特”,突出了塘溪镇三大特色:人文山镇、革命老区、名人之乡;在主编下应街道《天宫庄园湾底村志》时,他提出“专家写,公众襄;写精英,记民众;记大事,写细节”的村志编纂理念,突破了传统官修史志的一些局限,增强了村志的公众性、可读性和感染力;在主编《热血无价——宁波红色力量献血队采访录》时,他牵头完成了该团队近10%无偿献血者及其家庭的集中采访,对宁波当代公众组织史领域的口述采访和写作进行了探索。

  家谱是研究地域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弥足珍贵的原始文献,鄞地现存旧家谱的总量足称宁波各区县(市)第一。2014年,杜锺文编著的《鄞邑现存家谱总目提要》成为了鄞地家族研究和鄞人寻根问祖的工具书,经充实整理后编入了《鄞州区志》文献编。他还研读大量旧谱,为各地家族创编或合作编纂家谱。

浙江故事 | 杜锺文:努力为人生事业抹上“立功、立言”双色调

杜锺文修编的部分家谱 受访者供图

  在修谱实践中,杜锺文不断思考探索,提出了现代家谱修编的诸多理念。他提出现代修谱要兼顾两个“基因”、两种“谱系”,既客观梳理载录家族生物基因、血缘谱系,又要从各个层面记录个人“嘉言懿行、片长小善”和有功家族事项,引史入谱,融社会史于个人史、家族史之中,竭力赓续宗族、房支、家庭的人文基因、精神谱系。

  多年来,杜锺文一直恪守着一颗独立而坚定的“平常心”,努力让自己的人生,因为文化而滋润丰盈起来。

浙江故事 | 沈小宝:钟情文史 笔耕不辍 用心讲述宁波地方故事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