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直观中国     |       原创     |       印象内蒙古     |       一带一路     |       老外在内蒙古     |       103旗县
增速19.8%,内蒙古外贸活力在哪里?
2022-08-31 18:04:26来源:内蒙古日报编辑:张国文责编:胡晓萌

  2022年对于内蒙古而言,是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发展任务更加艰巨之年。

  然而,在这个不同寻常的年份里,我区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区外贸彰显出强大韧性和旺盛活力。

  呼和浩特海关近日公布最新数据:今年前7个月,自治区外贸进出口总值812.7亿元,同比增长19.8%,高于同期全国进出口增速9.4个百分点。

  上述数据划出的稳中有进、充满活力之外贸上扬曲线,其背后的“密码”是什么?

  “今年4月以来,随着自治区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各项稳外贸政策效应逐渐显现,企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外贸展现出强大韧性。今年3至7月,自治区外贸连续5个月实现正增长,4至7月全区外贸增速均在30%以上,为全年外贸稳增长打下了坚实基础。”呼和浩特海关统计分析处处长段永翔介绍。

  农产品是我区主要进出口货物。近日,在巴彦淖尔市容大商贸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器隆隆运转,工人干劲十足……颗粒饱满的成品葵花籽被打包成袋,分批发往铁路物流园区和港口。

  “籽仁类农食产品淡季不淡,供需两旺。再过1个月,新品又要上市,市场形势会更好。现在,我们车间不停机,生产不间断,出口量也比往年同期有了明显增加。”公司总经理赵磊说。

  位于河套平原腹地的巴彦淖尔市,是我国最大的向日葵种植、生产、加工和输出基地,年出口货运量近40万吨,全国70%以上的葵花籽在这里集散。目前,280多家农食产品进出口企业云集巴彦淖尔市,形成了河套特色产业集群。

  放眼全区,目前籽仁类、螺旋藻、脱水蔬菜、乳制品、番茄制品、调味品等自治区特色农畜产品远销9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统计,前7个月仅我区农产品进出口总值,就高达93.5亿元,同比增长7.1%。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中欧班列的持续高质量开行,为内蒙古更多产品进出口提供了运输保障。

  8月12日,一列搭载50个集装箱、货值1012万元,满载着搅拌机、轮胎、液压油缸等出口货物的“赤峰号”中欧班列经满洲里口岸鸣笛驶出,去往白俄罗斯明斯克市。

  “赤峰号”中欧班列开通后,赤峰市跨境运输辐射范围进一步扩大,为周边企业走向全球市场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赤峰市对外开放脚步更加铿锵激越。

  如今,呼和浩特、赤峰、乌兰察布等盟市均有了始发进出口班列,经中通道、东通道——二连浩特口岸、满洲里口岸的中欧班列穿梭不绝。前7个月,经二连浩特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增至1414列。

  “民营活”则外贸活,“民营兴”则外贸兴。进入2022年以来,我区民营企业依然是进出口主力军,成为逐浪外贸的硬核力量。

  前7个月,自治区民营企业进出口总值548.1亿元,同比增长26.7%,占自治区外贸进出口总值的67.4%,比重同比提升3.7个百分点。

  近年来,呼伦贝尔市东北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产品升级换代,逐步打开国际市场,生产的饲料及苏氨酸因物美价廉而深受国内外市场青睐。

  “我们的外贸订单越来越多了!”呼伦贝尔东北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销售负责人王山高兴地说。

  订单增加背后,海关开通的“绿色通道”功不可没。前7个月,呼伦贝尔东北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出口苏氨酸产品432批次,货值3.6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13%、74.91%。

  “我们结合实际情况,分别深度细化推出27条措施,以实实在在的举措,全力以赴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满洲里海关所属海拉尔海关副关长王陆毅说。

  外贸企业减负增效,对外贸易稳步增长。呼和浩特海关在保障口岸进出口货物通道畅通、优化大宗资源性商品检验监管、提高中欧班列验放时效等方面持续发力,出台促进外贸保稳提质21条细化措施,全力支持民营外贸企业发展。

  “同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带来的政策红利,增强了我们开拓海外市场的信心。下一步,我们将细致了解泰国、新加坡、越南等RCEP国家相关要求,争取将产品销往这些国家。”内蒙古宇航人高技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关务负责人张昊说。

  随着今年RCEP的正式实施,自治区迎来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的新机遇。前7个月,自治区对RCEP贸易伙伴进出口总值达210.3亿元,同比增长11.2%。

  前7个月,自治区出口总值346.3亿元,同比增长34.4%;进口总值466.4亿元,同比增长10.9%。

  踔厉奋发,奋楫笃行。2022年以来,在全球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的严峻形势下,我区在稳外贸方面持续发力,保稳提质的外贸成绩单放眼未来!(记者  阿妮尔)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