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
日前,记者从余姚市科技局了解到,今年该市已有201家企业完成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规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比有望从3年前的15.6%提升至32.8%。2019年的一次“摸底”,让余姚意识到“创新之痛”: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在宁波排第二,但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比排倒数第一。
“针对企业研发能力不够强、政府培育不够主动、服务不够精准,我们用三招补短板。”余姚市科技局副局长孙萍说。
研发体系对于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至关重要。余姚于2020年出台《全社会研发投入提升专项行动计划》,在支持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的同时,建设高水平产业技术研究院,推进企业产学研深度融合,为企业输送技术、人才等资源。
2020年,余姚设立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团队作为其中一员,今年上半年与宁波中亿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合作研发了一套测试平台和诊断软件,解决了该企业产品难以提升轴承性能缺陷检测精度的难题。
截至目前,余姚已有8家研究院集聚各类人才300多名,引进孵化“姚江英才”创业项目23个,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3个,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打下要素基础。
有了科创的土壤,余姚既“育苗”又“造林”。当地制定《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攻坚行动方案》,市科技局与市市场监管、市税务部门打通数据信息,根据企业专利申请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情况,从底层挖掘高新技术企业的“苗子”,筛选对接形成高新技术培育库。今年,余姚申报的201家中有173家来自培育库。
明确了服务对象,服务能力更要跟上。余姚的第三招,是通过精细化、数字化服务,打通企业申报难点堵点。
经过摸排,工作人员发现很多企业难以申报在于专利、账务等方面管理流程的不规范,于是专门成立服务团队。在国产大飞机关键零部件供应商永创电磁阀有限公司,服务团队发现该公司有几十项专利因未及时续费保护而浪费,团队对专利进行系统梳理,并规范了公司账务,帮助企业成功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今年3月,余姚开发上线了科技创新数字导航系统,一网集成国家、省、市、县四级125项科技事项、21个申报系统(管理平台),打造“全周期、一站式、管家型”专业科技服务体系,提升企业“涉创新”事务的办理效率。
精准“三招”让市域创新能力显著提升。2021年,余姚完成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77.5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完成技术交易额22.5亿元,比上年增长24.4%;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99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388家。(记者 王世琪 全琳珉)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