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安徽             长三角一体化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热点专题      
科技赋能智慧安全新体验 安徽联通亮相2022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2022-09-09 11:25:51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刘旭东责编:赵滢溪

  9月5日,2022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以下简称“网安周”)开幕式在合肥举行,安徽联通积极参与网安周期间的各项活动,并以“安全第一盾 护航向未来”为主题,集中展示了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数字政府、网络安全四大领域的前沿科技与创新成果。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国家网信办副主任赵泽良,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中国联通党组书记、董事长刘烈宏一行先后莅临安徽联通展台参观。

科技赋能智慧安全新体验   安徽联通亮相2022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_fororder_图片7

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国家网信办副主任赵泽良,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参观安徽联通展台

科技赋能智慧安全新体验   安徽联通亮相2022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_fororder_图片8

中国联通党组书记、董事长刘烈宏参观安徽联通展台

  筑牢网络数据安全“防火墙”

  大会现场人潮如织,在中国联通展台,率先映入眼帘的大屏上演示着“大网态势感知”和“反诈态势感知”两大创新技术。据了解,自2020年以来,安徽联通扎实推进“断卡行动”,基于中国联通网络安全感知和大数据模型能力,安徽联通与公安机关合作累计打掉30个GOIP诈骗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113名,缴获数千张手机卡,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财产安全。

  走进网络安全板块,屏幕上的数据显示着安徽联通在安全服务方面的创新成果。安徽联通持续升级安全服务供给能力,基于“云-管-端-数”全方位覆盖、自主可控的主动安全防控体系,帮助企业及时掌握自身网络安全状况,提升事件处理及时率和故障告警准确率,为企业构建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体系。

科技赋能智慧安全新体验   安徽联通亮相2022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_fororder_图片9

安徽联通展台

  护航数字经济安全发展

  在数字政府板块,安徽联通展示了以江淮大数据中心、电子政务外网安全监测平台为标杆的典型案例。江淮大数据中心作为安徽省数据资源总平台、总枢纽,实现了分层防御和全生命周期防护等功能,为安徽省数字化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电子政务外网安全监测平台的建成,大幅度提高了电子政务外网告警精确度、安全可靠性和资源利用率,标志着安徽省成功打造了纵向到底的安全监测体系,将网络安全工作由“被动防御、人工阻断”升级到“主动防御、自动阻断”的新阶段,为安徽省政务网络安全建设保驾护航。

科技赋能智慧安全新体验   安徽联通亮相2022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_fororder_图片10

安徽联通展台

  夯实行业发展安全底座

  在展区现场,安徽联通展示的智慧城市和工业互联网板块,吸引了很多行业人士的关注。安徽联通高度重视面向智慧园区、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安全服务,在省内打造了多项标杆案例。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安徽联通为池州高新园区、阜阳颍泉园区、安庆迎江园区等20余家省级以上开发区提供了专业化信息服务,基于联通自研人工算法,助力池州高新园区企业安全生产事故数降低45%。据了解,该项目还获得工信部5G绽放杯、安徽省5G行业创新应用相关奖项。

科技赋能智慧安全新体验   安徽联通亮相2022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_fororder_图片11

安徽联通展台

  此外,安徽联通致力于成为安徽省工业互联网领域数字化转型重要智库和技术创新重要源泉,为省内300余家企业提供信息技术服务,打造了宝武马钢5G+智慧料场、美的洗衣机5G融合绿色灯塔工厂、南陵国邮5G+智造产业园、阿里巴巴迅犀(宿州)5G全连接智能工厂等标杆案例,凭借联通在5G+工业互联网的安全能力,助力企业提质扩量增效,为各行各业发展夯实安全底座。

科技赋能智慧安全新体验   安徽联通亮相2022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_fororder_图片12

安徽联通展台

  网安周期间,安徽联通还积极参加网络大讲堂论坛,与各行各业分享联通经验,共同探讨网络安全创新发展趋势。安徽联通将深入推进“大安全”主责主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构筑网络空间攻防兼备、安全可信的第一道防线,成为数字经济“国家首席、政府首选、人民首信”的“安全第一盾”。(文/图 王倩)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