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浙江         共同富裕      |      数字浙江     |      直观中国      |      长三角      |       看浙里        
“浙”个夏天,浙江促消费全面发力
2022-10-12 09:37:50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贾晓茹责编:赵银平

  今年暑期正值疫情后消费回补“窗口期”,浙江以暑期促消费行动为主线,印发《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积极发挥暑期效应加快释放消费活力的意见》《“欢乐盛夏 浙里有礼”暑期促消费行动方案》,聚焦暑期休闲消费,加强省市县贯通、多部门协同,为各级部门促消费工作开展和活动组织提供了新支点。1—8月,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159.6亿元,同比增长3.7%,6—8月社零平均增速达9.2%,保持高位增长,处于全国前列;全省实现网络零售14783.5亿元,同比增长7.0%。商品零售增长4.5%,限上汽车、家电类商品分别增长6.9%、2.8%。 7—9月,全省银联消费总额同比增长11.8%,其中零售、餐饮、住宿、娱乐分别增长18.3%、41.5%、38.2%、37.6%。

“浙”个夏天,浙江促消费全面发力_fororder_14

2022浙江(丽水)金秋购物节启动仪式暨莲都区文旅消费生活节 来源 浙江省商务厅

  “欢乐盛夏 浙里有礼”暑期促消费行动于7月22日正式启动,各地迅速响应,精心组织系列暑期促消费活动,加速形成暑期促消费新格局。据统计,7—9月浙江各地开展暑期促消费活动580余场,涵盖商贸、餐饮、文旅、体育等领域,包含购物节、夜市集市、特色展会等多类型,配套发放暑期专属消费券、惠民补贴等,有力实现暑期消费全省域同频共振,推动消费市场热潮迭起。6—9月,全省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宋韵杭州奇妙夜、长三角露营大会、青灯市集、第五届中国越剧艺术节、浙东唐诗之路旅游节、携程中国旅行者大会等各类文旅促消费活动300余场。充分调动乡镇、媒体和运动社群等资源,组织开展“百村万帐”“长三角运动休闲体验季”等系列户外活动,积极办好各类体育赛事活动。

  全省各地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持续加大暑期促消费行动宣传推广力度,有力提升企业知晓度、参与度,进一步打响暑期促消费行动品牌。商务部门优化迭代8月、9月暑促地图,并联动多家权威媒体同步发布,提升宣传质效,为消费者提供高精度定位、互动可感、形态多元的暑期活动盛宴。文旅部门于7月启动“缤纷夏日 浙里好玩”2022诗画浙江夏日文旅巡回推介活动,先后前往福建、江苏、安徽、江西四省的省会城市,举办专场旅游推介会、旅游企业座谈交流会,立体化、多维度展示“诗画浙江”“百县千碗”“浙里好玩”等浙江文化和旅游品牌形象,实现长期客源输送转化。体育部门充分发挥线上直播、“HI运动浙江”微信视频号等媒体宣传导向作用,通过户外运动、露营、文创集市、农产品销售等集成形式,重点展示运动休闲项目风采,赋能体育消费新业态发展。

“浙”个夏天,浙江促消费全面发力_fororder_15

2022暑期浙江美食季相约“拱墅味道”嘉年华 来源 浙江省商务厅

  各地围绕餐饮、旅游、休闲等暑期消费重点领域,纷纷发放多轮次专项消费券、数字人民币红包。各地围绕暑期消费餐饮、旅游、休闲娱乐、出行、3C数码等重点领域,7—9月全省联动发放暑期数字消费券超20亿元,并统筹安排省级财政资金根据各地消费券核销情况给予奖补。暑期消费券有效激发消费新动能,如杭州暑期数字消费券第一期核销金额8483.92万元,核销率达84.83%,消费券关联的订单金额13.06亿元,撬动比达1:15.4;宁波“2022热力暑期·你消费我助力”及“2022畅购暑期·你消费我助力”暑期消费专项消费券在多平台轮转派发,不断扩增消费券覆盖面,点燃城市“夏逸”经济;台州开展“浙里来消费 欢购台有惠”等系列消费券发放活动,全市暑期发放消费券1.93亿元,拉动消费25.95亿元。

  为做好精准纾困服务工作,商务、文旅、体育等部门积极落实中央、省级层面出台的各项纾困政策,联合各地推出一批助企纾困政策和惠民消费举措,多措并举保障暑期消费环境安全放心。商务部门联合省财政厅印发《暑期促消费财政支持政策操作细则》,对暑期消费券的支持范围、补助方式、结算方式、职责分工等方面进行界定,并协同省公安厅开展打击政府消费券套现专项行动。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文旅系统暑期消费季期间发放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券超4亿元,发布惠企惠民举措200余项,同时开发并推出10000份“安心游浙江”浙江区域防疫旅游保险产品。市场监管部门持续推动放心消费单位培育。截至8月31日,列入“培育库”放心消费单位(含摊位数)达到25.8万家,“消费宝”共迭代42版,通过“消费宝”发放消费券1.95亿元。(文 钟芮)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