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安徽             长三角一体化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热点专题      
安徽:圆梦小康 再启新程
2022-10-18 10:14:46来源:安徽日报编辑:刘旭东责编:赵滢溪

安徽:圆梦小康 再启新程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21018100511

10月12日,滁州市来安县舜山镇林桥村苗农正在修枝塑形。 摄影 吕华

安徽:圆梦小康 再启新程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21018100515

金秋时节,宁国市南极乡农民忙着晒秋。 摄影 李晓红

安徽:圆梦小康 再启新程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21018100518

10月9日,安庆市岳西县天堂镇石桥社区秋色迷人,呈现出一幅山村特有的绚丽画卷。 摄影 吴均奇

  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走出一条具有安徽特色的脱贫路径,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在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安徽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在促进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新步伐。

  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群众过上小康生活

  10年前,六安市金寨县大湾村村民陈泽申住在山上的小土屋里,与孙子相依为命,守着几亩薄田艰难度日;10年后,陈泽申搬进新楼房,吃上了“旅游饭”,在家门口接待游客,售卖农产品,还兼职村里的公益性岗位,孙子在省城工作,一家人日子红红火火。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安徽考察,深入贫困地区,作出一系列重要讲话指示。安徽省委、省政府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带领全省上下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取得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谱写了战胜贫困圆梦小康的壮丽篇章。

  484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300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这十年,江淮大地彻底告别绝对贫困,大别山等革命老区、皖北地区和沿淮行蓄洪区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彻底解决。贫困群众稳定实现了不愁吃、不愁穿,全部纳入综合医疗政策体系,累计资助贫困家庭学生514万人次,完成34万户贫困户危房改造,贫困家庭住上了“安全房”、喝上了“放心水”、基本医疗有了保障,孩子们都能有学上,过上了实实在在的小康生活。

  这十年,贫困群众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内生动力显著增强,生活水平实现历史性提升。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的6788元增至2020年的14763元、翻了一番多;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2132元增至2020年的11659元,增长近5倍。

  这十年,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整体面貌焕然一新。累计建成农村道路畅通工程7.2万公里、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5.4万公里,所有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车;累计投资170亿元加强贫困地区农村电网建设,在全国率先完成村村通动力电工程;贫困地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0.2%,较2015年底提高23.7个百分点;行政村全部通宽带,光纤网络和4G网络实现全覆盖。过去长期困扰基层的出行难、用电难、上学难、看病难、饮水难、通信难等老大难问题有效解决,乡村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脱贫成果持续巩固

  好日子再上一层楼

  安庆市太湖县天华镇马庙村41岁的脱贫户黄转青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因患有先天性弱视,外出务工处处受限,前些年在外摆过地摊、做过销售,日子过得较难。

  2019年,黄转青回到家乡太湖县,在驻村工作队帮助下,干起土猪养殖,如今他的养殖事业红红火火,肥猪满圈。“现在有10头猪,一头猪养10个月就能出栏,长到100多公斤,可以卖到三四千元,年收入两三万元。”黄转青告诉记者,现在妻子在外打工,他在家养猪,照顾两个孩子,加上各项政策兜底,生活很安稳。

  “养猪有3000块钱产业补助,村里还帮我买了防贫保,给我的养殖上了保险。孩子们上学,有教育帮扶政策,学费基本上不用愁。”黄转青说。

  自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以来,安徽省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首要任务,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让脱贫群众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安徽省委、省政府高位推进,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持续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筑牢返贫防线。建立健全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优化设置村组网格23.96万个、遴选网格员24.11万人,及时将有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识别为监测对象,全省共识别监测对象9.65万户、26.7万人,全部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七成以上的监测对象已稳定消除风险。

  同时,安徽省加强低收入人口监测管理和及时帮扶,健全完善农村低收入人口基础数据库,确保帮扶对象及时发现、及时纳入、及时帮扶。截至7月底,全省农村低保对象172.94万人、特困人口32.86万人,人均低保补助水平和特困人员供养水平分别为457元/月、903元/月,农村临时救助水平达2289元/人次。

  通过产业强、就业稳、主体带等10项举措,促进脱贫人口持续稳定增收。2021年脱贫人口年人均纯收入13618元、增长16.8%,高于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6个百分点;3000个出列村村均集体收入44.42万元、增长31.3%;今年上半年,脱贫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879元,比全国高3017元,绝对值在脱贫县农村住户监测调查的22个省(区、市)中位列第一。

  两大战略有效衔接

  乡村振兴开局良好

  10月4日,秋雨时至,皖南山区天气转凉,在宣城市泾县茂林镇唐里村皖南大峡谷激情漂流点,碧水潺潺,竹林悠悠,优美风景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游玩。

  “这几年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是漂流的游客还是一年比一年多。今年暑假共接待游客5万多人,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项目负责人郑兴华来自浙江省安吉县,他告诉记者,漂流项目落户唐里村后,人气兴旺,还带动当地村民40多人就业。

  村民姚兴农在这里做护漂员,一年稳定收入四五万元。“现在旅游人气旺,我老婆在家里开了一家农家乐,一年也能收入十几万元。”姚兴农高兴地说。

  战胜绝对贫困后,“三农”工作重心转向乡村振兴。安徽省推进两大战略有效衔接,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构建起党委农办、农业农村部门、乡村振兴部门“三位一体”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格局,将全省104个县(市、区)分为先行示范区、正常推进区、持续攻坚区,分类梯度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

  在政策衔接上,安徽省切实抓好财政投入、金融服务、土地支持、人才智力支持和社会帮扶等主要帮扶政策衔接,制定出台60项衔接政策,构建起“1+33+N”有效衔接政策体系。将20个原国家级贫困县确定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统筹各类资源倾斜支持。

  通过深入实施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农村生态保护、脱贫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五大提升行动”,全面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人口发展动能。目前,全省3000个脱贫村实现产业帮扶项目全覆盖,82.8%的脱贫户发展了产业项目;实现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就业195.4万人,大力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24.59万名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就地就近就业;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6%,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超过76.5%;农村供水供电、交通道路、宽带网络和学校医院等设施加快建设,农村民生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今年以来,安徽省深入推进“两强一增”行动,乡村产业加快发展。科技特派员实现行政村服务全覆盖,农业全程机械化加快推进,农民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同时,乡村建设行动有力有序推进,接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乡村治理体系逐步健全,移风易俗持续推进,乡村治理水平不断提高。(安徽日报 记者 范克龙)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