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山是儒释道文化名山、教育名山、文学名山、康养名山,不仅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更有宝贵的精神财富。
党的二十大强调要深入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浙江省“十四五”规划明确要建设全域大景区、全省大花园,构建金义都市区等五大旅游经济圈。
金华市委书记朱重烈强调要深入实施“八婺同心·共建共富”系列行动。这既是金华山重振名山雄风的历史机遇,更是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要做大金华山全域旅游,推进文商旅融合发展,积极融入金义主轴聚合发展,乘势而上,团结奋斗,聚大山之资,兴文旅之势,让金华山成为辐射带动全市旅游全域化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引擎。
做大全域布局
按山城一体、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统筹推动“大金华山”旅游经济一体化发展,构建以双龙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龙头,辐射带动县(市、区)组团式共建共享的新格局,加快形成整体合力,打造文商旅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主山聚轴成势。把东起义乌市大峰山分水塘,西至兰溪市六洞山,涵盖双龙风景名胜区、金东区、婺城区、浦江县的金华山自然山体作为主体规划区,以东西长约近60公里,南北跨度约10公里范围为主体,依照金华山主脉似龙脊架于东西,支脉似龙肋分泄南北的特点,以东西向的山脊为主轴,以南北向的各条山垄为脉络,形成龙骨形旅游空间布局,构建系统联通、聚合成势、规模发展的主轴区,构建神奇、雄峻、壮美的核心区。
环山串点成圈。把与金华山体相连接,有融合开发资源优势的环金华山区域作为环山协调发展区。发挥山在城中,景城相望的特色,以便于形成旅游产品体系,便于构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为原则,把环金华山四周的古镇名村作为旅游休闲风情小镇加以培育,形成层次清晰、内容丰富的旅游目的地建设体系。借鉴庐山做法,选择几个交通便利、能提升景区吸引力的旅游风情小镇增设为大金华山旅游分区入口,构建“龙头带动、整体共建、分区发展”的大格局。
泛山连线成网。以历代名人活动为线索,以旅游产品要素组合为基本,把金衢盆地有旅游发展优势或开发潜力的其他区域作为泛金华山组合区,构建金华山、环金华山、泛金华山的全域旅游大格局。坚持山城融合、文商旅融合,构建金华古城至双龙线,兰溪古城至六洞山线,越龙山国际旅游度假区至双龙线,佛堂古镇、赤岸古镇至分水塘线,鞋塘至源东桃花源线,浦江城至神丽峡等一批特色旅游线路,形成“大金华山”系列旅游风景廊道。
做新功能定位
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旅游业必须审时度势,重构开发理念、深化创新实践,主动做好结构性调整,抓好供给侧改革。长期以来,金华山各旅游管理主体,十分注重功能定位,塑造品牌形象。在新的发展格局下,要突出三个定位,塑造新的主题品牌形象。
打造浙江之心“大花园”。把金华山全域大花园建设作为贯彻“两山”理念,落实全省“大花园建设”行动计划的重要工作。坚持自然生态与人文环境结合、现代都市与田园乡村融合、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汇总要求。充分挖掘红色文化、儒释道文化、养生文化、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优势和神奇秀美的景观优势,建设独具辨识度的浙江之心“大花园”。坚持以“金”为神韵,以“华(花)”为特色,实施全域美化行动。依托自然植物,坚持保护优先、依山就势改造成景,打造一批杜鹃山、野樱谷、桃花源、紫荆峡、兰花坞和枫香涧。打造诗意古道,以提升古道游览体验为重点,重塑再现古诗文中的历史美景。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和森林植被彩化工程。形成青山常绿、山花烂漫、诗意盎然的大美画廊,成为惠及全市人民的“后花园”,展示美丽中国建设成就的“大窗口”。
打造长三角一流的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度假旅游已经成为最时尚的旅游“新宠儿”。山地度假是未来发展的方向。金华山城山相依相望、台地梯级分布、交通四通八达,有着打造田园山岳融合型旅游度假区得天独厚的优势。要明确定位。以打造国际知名、国内著名、华东一流的田园山岳型旅游度假胜地为目标定位。要分级布局。金华山与盆地的垂直落差1000多米,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32座。按照海拔高程和地理条件,在海拔300米以下的城山接合部,布局一批田园体验型大众旅游度假接待服务设施;在海拔300到800米山腰地带,布局一批轻奢山居型旅游度假接待服务设施;在海拔800米以上高山区域,布局一批云上野奢型旅游度假接待设施。要高中低端结合。以市场最大化为目标,满足各个消费层次的休闲康养度假需求。要以项目为抓手。以乡村振兴为契机,规划改造一批新型民宿度假村。引进一批大资本大项目大企业,建设中高端度假旅游服务综合体。开发一批“营地+研学”“营地+体育”“营地+玩乐”“营地+演艺”的野奢露营基地。
打造国际知名的商务旅游目的地。随着高水平建设内陆开放枢纽中心城市、国际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深化,金义都市区国际知名度不断提高,商务旅游人员增多,国家有关部门正在谋划拓展中欧班列旅游业务。黄大仙在港澳台和海外华人中影响大、信众多,到金华山朝觐黄大仙祖庭是他们的夙愿,金华山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潜力大。为此,要以服务内陆开放枢纽中心城市建设为着力点,规划建设国际商务旅游和国际度假旅游服务设施,提升服务功能和服务质量,使之成为展示美丽中国建设成就的“大窗口”,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大窗口”,讲好金华故事的重要平台。
做优主导产业
旅游产业是旅游经济竞争力的核心。要充分挖掘文化旅游资源,强化系统集成,着力在资源变产品、产品成产业、产业促发展上下功夫。把握旅游市场变化新趋势,以康养度假产业、文创体验旅游产业、休闲观光产业作为主攻方向。
大力培育康养度假产业。当前已进入养生养心养老的大众旅游时代。充分利用洞天福地、仙界名区、生态绿肺的自然优势,养生文化底蕴深厚、医养资源基础扎实的优势,大力开发“康养+医养度假”“运动+养生”和“生态+养生”的度假旅游产品。加快康养接待设施建设,提升接待服务能力。选择合适的地域布局综合康养旅游基地。选择一批有条件的乡村,打造“康居民宿”特色村。探索景医结合、景校结合、景院(健康研究院所)共建,组建一支养生知识培训、健康咨询服务、医疗护理服务专业队伍。开发一批康养食品、器材等,培育综合性康养度假产业链。
积极培育文化创意体验游产业。充分发挥文学名山、教育名山、红色资源、儒释道文化、自然生态文化丰富的优势,精准开发文学创作、艺术摄影、影视创作等旅游服务业态。举办金华山文学现象论坛、施光南音乐节、艾青诗会、李渔戏剧节等活动,营造浓厚文化氛围,激发文学创作热情。深度开发研学旅游。针对教育部等11个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宣部等10个部门《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按照研学产品课程化、研学场所基地化、研学组织管理制度化要求,打造一批以大学生思政教育改革、中小学生教学体验为主题的研学旅游精品。把握老年人群体游学兴起的机遇,开发银发研学产品。发挥红色资源优势,打造一批党员干部沉浸式培训场景。引进高端人才,把金华山打造成为旅游文创基地。
大力提升休闲观光游产业。观光旅游依然是市场主流。金华山观光旅游历史悠久,基础雄厚。一方面要结合旅游者需求变化,注重人文内涵挖掘,运用科技赋能手段,优化自然景观游线、提升宗教朝圣的文化厚度、延伸溶洞景观的时空体验,打造能够丰富旅游者精神体验和心灵感受的场景。另一方面要开发新的项目。打响“金华三祥”品牌,利用金华斗牛传统和黄大仙叱石成羊传说,借鉴“熊猫猪猪”创意,开发金华猪、金华牛、金华羊系列旅游项目。同时开发花卉盆景和农耕民俗观光体验游产品。
创新共建机制
做大金华山旅游共建是关键。要通过共建共享机制,凝聚共抓大项目、共促大发展的工作合力,为增强都市区共建凝聚力和行动力提供经验。
建立共建联盟。建立大金华山旅游经济圈共建联盟,设立联盟议事制度,强化统筹协调。明确联盟主要职责,抓好总体规划编制,年度工作计划制订,重大项目布局,重大活动统筹,重大政策协调等工作。发挥联盟机制优势,设计牵一发动全身的共建共创工作载体。建立工作专班制,确保综合协调、规划编制、项目开发、平台建设、监管保障工作责任落实到位。
打造共建平台。共建宣传促销平台。统一主题形象,唱响大金华山旅游品牌,全面提升金华山文化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吸引力,重振江东名山雄风。共建云服务平台。为开发云旅游、云演艺、云娱乐、云直播、云展览提供统一服务。共建招商引资平台。构建线上线下联动的精准招商机制。共建旅游人才培训平台。共同开展景区领导干部培训,提升领导旅游、创新发展的能力。共同开展专业技能人才培训,打造一支懂经营、善服务、素质优的经营服务队伍。
制订共建规范。对旅游整体规划、业态创新、项目经营条件、从业人员资格、安全保障等,制订规范标准、管理办法、服务导则,制订统一的景区景点标识、交通导引标识,确保标准化、规范化、有序化,为共建大金华山旅游经济圈提供制度保证。(文 朱志德)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