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通过加大经济投入稳步扩大甜柿种植规模,2017年、2019年投入更是屡创新高;在产业发展上,隆阳区采用“合作社+农户+基地+市场”联合运行模式,在甜柿专业化营销中实施订单农业,采取“产、销一条龙”服务模式,通过借助互联网推广,搭乘电商快车,打通甜柿销售物流渠道,助力甜柿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冬干夏润的“天然温室”气候条件孕育了保山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物产,也使保山成为传统农业大市,农业占据GDP比重60%以上。截至2022年,保山隆阳区甜柿种植面积约5万亩,年产量4.5万吨,年产值3.4亿元。
一亩地可栽种65株甜柿树,三年挂果,管理较好的甜柿树40多年树龄仍能正常挂果;每株甜柿年均产量50公斤,精品果均价8~10元/公斤,平均亩产3吨,扣除种植成本与30%残次果率,亩均效益1.5~2万元。
按照一个种植户种植甜柿十亩计算,年均纯收入可达15~20万元,像这样的甜柿种植户,在隆阳区比比皆是。而历史上的隆阳区与云南全省各地一样,只有涩柿栽培,没有甜柿种质资源。
丰收在即的甜柿树 供图 隆阳区委宣传部
1976年,保山市林业局副局长吴学潮从山东果树研究所引进了两个次郎甜柿的枝条,一个枝条嫁接在保山城区菊巷一户居民家中,另一个枝条则接在隆阳区蒲缥镇杨三寨农户家里。
保山市隆阳区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高级农艺师周志斌介绍,甜柿嫁接后生长结果表现良好,形成隆阳区在上世纪80年代进行房前屋后小规模的甜柿试种,90年代初开始田间成片面积栽培示范。
从引种到种植甜柿,经过46年的驯化种植,隆阳区先后引进13个品种,繁育出“品质优、产量高、抗性强”的次郎、早秋、富有、太秋等5个品种。2012年隆阳区成功申报“中国甜柿之乡”,2013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
硕士研究生导师孙宁静,2010年9月在日本鸟取大学获农学博士学位,2017年11月由保山学院从广西大学农学院全职引进。在保山学院任教以来,孙宁静致力于服务保山甜柿产业,开发创新甜柿采后贮藏保鲜技术体系。201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1项。
孙宁静团队进行甜柿研究试验 摄影 杨跃江
在孙宁静看来,保山甜柿在全国不仅面积和产量第一,品质更是极佳,这些都得益于保山得天独厚的地理与气候优势。
孙宁静介绍,她带领的科研团队重点研究利用赤霉素调控甜柿的采前成熟度,推迟果实的成熟期,延长甜柿的供应期,进而提升经济效益。目前在隆阳区蒲缥镇甜柿种植基地的试验基地,已经实现延迟甜柿成熟一个月以上的显著效果。
“将来通过对甜柿早、中、晚熟品种的结构调整,全线拉长保山甜柿的供销周期,实现半年以上的鲜果市场供应,对保山甜柿提高市场占有率具有重要意义。”孙宁静显得很期待。
蒲缥镇是隆阳区甜柿种植面积最大的乡镇。截至2022年,全镇甜柿种植面积已达3万余亩,投产2万余亩,占全市甜柿种植面积的30%以上,甜柿产值突破2亿元。在中国园艺学会甜柿分会第四、第五届大会上,蒲缥甜柿连续两届获得“十大优质产品”荣誉称号。同时,蒲缥镇也是滇西片区最早发展甜柿种植的地区,通过多年的摸索和成套的技术体系运用到土地推广里,甜柿优质果比例提高了很多。目前,蒲缥镇在种植规模、管理水平、精品果产量等方面位列省内“前茅”。
隆阳区西山红甜柿种植专业合作社门前装车运输中的甜柿 摄影 杨跃江
2009年,云南省第一个甜柿种植专业合作社——隆阳区西山红甜柿种植专业合作社在蒲缥镇杨三寨村成立,首批社员61户。理事长周云在杨三寨村带头进行甜柿规范化种植,经过多年发展,杨三寨村村甜柿种植面积已达6000余亩,亩均产值1.5万元,合作社社员增至173户。目前已经形成以杨三寨村为产业发展轴心,辐射带动全镇其他23个村(社区),全镇规模大小不一的甜柿种植户已达3660户。
“十多年前我刚来的时候,杨三寨村西山脚自然村算得上是保山最穷的村,现在家庭年收入过百万的很多。”来自安徽的水果收购商王强,每年甜柿销售季,不论身处何地,都会准时回到蒲缥收购甜柿,集中销往海南、福建、北上广深等国内省、市,也销往缅甸、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如今,王强已经放弃了其它品类的水果,专注于甜柿收购。
“来蒲缥收购甜柿已经有17年了,相比其它水果,保山甜柿易贮藏、运输,提损率低。并且销量极佳。”王强说,“我每年收购量很大,收购季平均每天发5~6车,每车20吨。基本上全保山的甜柿种植户都和我有交集,包括邻县施甸的果农,也会将柿子拉运到我的收购点进行交售。”
2018年,王强将收购点搬到了王头寨社区,向王头寨及村民租用了4亩土地建设收购大棚,并每年支付给社区1.5万元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
忙碌的清牌甜柿收购点 摄影 杨跃江
现在的清牌甜柿收购点,每天有近50个工人开展收储、选果、打包、转运等作业。仅在附近村组招收工人的劳务费,每个收购季就要支出100余万元。
为进一步拓展蒲缥甜柿产业链条,蒲缥镇投资1370万元建成集果蔬分选、包装、冷冻仓储为一体的扶贫车间;投资2000万元建成了果蔬交易市场就业扶贫车间,并引进加工甜柿、苹果等果蔬冻干脆片深加工生产线1条,解决次品果销售问题,目前该生产线已在调试备产。
至此,蒲缥甜柿“一镇一业”效应初显。
隆阳区板桥镇也是甜柿主要种植区之一。截至2022年11月,板桥镇共种植甜柿近1万亩,规模种植386户,专业合作社4个,家庭农场15个,甜柿类型农业企业12个,2022年甜柿产量预计1.68万吨,甜柿销售产值1.344亿元。
2019年3月,隆阳区板桥镇在孟官社区成立隆阳区滇红硕果甜柿种植专业合作社,全面致力于发展甜柿种植。截至目前,合作社甜柿种植规模4600亩,投产面积3200亩,2021年甜柿产量9600吨,全年甜柿销售产值7680万元。合作社现有正式社员127户,含建档立卡户11户,带动周边农户就业1200余人,人均增收2.4万元以上,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甜柿种植产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隆阳区甜柿国家地理标志认证 供图 隆阳区委宣传部
然而,规模化甜柿产业发展的背后,也并非不无忧虑。
广西是中国柿子的主要产区,其水柿占据了全国柿子三分之一的产量。此前,广西农科所已多次前往蒲缥将次郎、早秋、富有、太秋等品种引入广西。“引进广西的甜柿主要以嫁接方式为主,基本两年左右能挂果,但在第4~5年时就存在大量老化、病变等问题。”来自广西农科所的考察专家坦言,“我们也想尽早解决嫁接几年后的存活问题,这对广西柿子产业极为重要。”
事实上,从种业安全的角度看,次郎、早秋、富有、太秋等甜柿品种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种业安全问题。
“我们在多年前就开始了甜柿品种保护和优选优育工作。”保山市隆阳区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邰杰介绍,位于隆阳区板桥镇的保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经济作物种质资源圃是保山甜柿新品种选育与高效栽培示范基地,上百亩的坡地主要用于保存原有品种及栽培、选育“太秋”“富有”两个甜柿新品种。
“甜柿对砧木要求极高。”种质资源圃专家张家忠表示,制约甜柿新品种推广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合适的砧木。农科站进行了多种不同砧木类型、中间砧嫁接“富有”“太秋”甜柿试验,并从生长结果、产量、品质等方面进行优选优育。
“总体来说,‘富有’目前已能实现大规模种植,但品质更佳的‘太秋’品种还需进一步试验。乐观估计再有3~5年可以开始规模化推广种植。”种质资源圃所做的科研工作,为推动甜柿品种更新换代、促进甜柿产业优化升级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除了品种优化,日益变好的生态环境所带来的自然因素也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甜柿产业的发展。“一株甜柿的残次品坏果率最高可接近40%。”隆阳区滇红硕果甜柿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宋光松介绍,“因为较少使用农药与化肥,加上近年来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导致甜柿挂果期面临大量鸟、虫害,特别是鸟和蝙蝙影响最大。”
甜柿筛选、包装现场 供图 隆阳区委宣传部
隆阳区需要在生态环境保护与提高优质甜柿产量之间找到平衡之道。对此,隆阳区正在申报6000亩数字化甜柿基地建设,水肥一体化,运用病虫害监测、气候监测等大数据分析进行施肥、打药管理,从科技方面进一步提高甜柿产品质量与数量。“预计能将甜柿的优质果比例从目前的60%提升至80%。” 隆阳区板桥镇副镇长李旺说。(文 木江)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