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日,在中老两国元首共同见证下,连接云南昆明与老挝万象的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一年来,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倾力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黄金大通道”,交出了安全稳定、客货两旺、拉动经济、造福民众的周年答卷。
中老铁路列车整装待发 摄影 张智鑫
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一年来,截至12月2日,累计发送旅客850万人次、货物1120万吨,运输安全保持稳定,“黄金大通道”作用明显,有力促进了沿线经济社会发展跑出“加速度”,成为了中老人民的发展路、幸福路、友谊路,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福祉,也为共建“一带一路”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示范。
客货增长迅猛 运输供需两旺
在客运方面,中老铁路国内段统筹疫情防控和市场变化,实施“一日一图”,精准投放运力,日均开行客车42列,单日最高开行客车65列,累计发送旅客720万人次,最高日发送旅客达5万人次,极大便利了沿线旅客出行。同时推出适应不同客流需求的定期票、计次票产品,开行中老铁路“坐着火车游云南”旅游专列,增开丽江至西双版纳“从雪山到雨林”旅游专列,促进“铁路+旅游”融合发展。
丽江至西双版纳旅游列车 摄影 胡芃
中老铁路境外段针对老挝人民乘车需求,客运站由开通初期7个增至10个,实现动车组与普速列车共线运行,日均开行客车6列,单日最高开行10列、发送旅客近8200人次,累计发送旅客130万人次。
在货运方面,中老铁路开行“澜湄快线”国际货物列车,实现昆明至万象26小时内直达,运输成本大幅下降,让更多企业享受到了中老铁路带来的红利。目前,中老铁路国际货物联运从开通初期日均1对,增长至现在的每天6至7对,国内25个省市先后开行了中老铁路跨境货物列车,已覆盖老挝、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柬埔寨、越南、孟加拉、新加坡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
中老铁路运输货物的品名也由开通初期10多种扩展至1200多种。一年来,中老铁路全线累计运输货物1120万吨,其中国内段完成运量877万吨,境外段完成运量243万吨;累计开行跨境货物列车3000列,运输跨境货物195万吨。12月3日起,中老铁路列车牵引重量由2000吨增加至2500吨,全线通道运输能力将大幅提升。
“黄金大通道”拉动沿线经济社会发展
一年来,中老铁路以大通道带动大物流、大物流带动大贸易、大贸易带动大产业、大产业带动大发展、大发展促进大开放,铁路沿线经济展现出蓬勃生机和巨大潜力。在昆明磨憨铁路口岸,通过实施快通和转关模式,货物通关时间由开通初期40多个小时压减至目前5个小时以内,口岸功能提升将助推口岸经济稳步增长。
中老铁路游客明显增多 摄影 张智鑫
在中老铁路沿线,区域经济布局向“铁”而生,随着9条铁路专用线和42个产业物流园区建设加快推进,逐步构建起“通道+枢纽+网络”的物流基础设施体系。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中老铁路沿线开放合作推介会”现场签署235亿元投资类项目。
中老铁路开通以来,占云南总人口30.5%的沿线1400多万各族群众直接受益;在中老铁路辐射带动下,国内沿线州市经济回升向好趋势明显增强。昆明市2022年前三季度GDP增量为238亿,同比增长4.35%;西双版纳州前三季度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08.53亿元,同比增长3.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普洱市完成生产总值773.8亿元,同比增长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玉溪市完成生产总值870.2亿元,同比增长3.0%。
“黄金大通道”促进老挝经济民生改善
中老铁路使老挝从一个“陆锁国”变成“陆联国”,不仅改善了老挝交通基础设施条件,还有效打通了老挝经济动脉,带动了老挝经济发展,有力促进老挝民生改善。世界银行发布报告显示,通过与“一带一路”网络连接,中老铁路将会使老挝总收入提升21%,提升老挝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中老铁路境外段覆盖老挝30%的人口,昆明至万象实现直达运输、当日通达,两地间货物运输价格下降40%至50%,给老挝人民带来更多经济机遇,助力老挝早日实现减贫目标。
列车员为游客检票乘车 摄影 胡芃
中老铁路还为中老两国贸易创造了新机遇。2022年上半年,中老双边货物进出口额达27.8亿美元,与2021年同期相比增长20.5%。老挝通过中老铁路向中国出口的木薯粉2022年上半年出口额为2.5亿美元,已成为老挝头号出口农产品;旅游业是老挝的支柱产业,每年为老挝贡献约40%的GDP,老挝及其周边国家一年来共有130万人乘坐中老铁路列车出行,有效促进了老挝旅游业的发展。
中老铁路开通一年来,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主动融入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布局,进一步提升中老铁路辐射效应和跨境货物运输能力,助推贸易升级。中国与东盟已互为最大贸易伙伴,双向贸易额连创新高,2022年前10个月已达7984亿美元,同比增长13.8%。未来,随着中泰铁路建设稳步推进,区域互联互通“大图景”呼之欲出,泛亚铁路网终将成为现实。(文 张伟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